[1] |
吴明魁, 刘万科, 张小红, 田文文.
GPS/Galileo/BDS-3试验星短基线紧组合相对定位性能初步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 13-20.
doi: 10.13203/j.whugis20180269
|
[2] |
王虹, 张智宇, 周辉, 李松, 马跃, 张文豪.
面向森林植被的星载大光斑激光雷达回波仿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5): 711-718.
doi: 10.13203/j.whugis20160375
|
[3] |
夏敬潮, 叶世榕, 刘炎炎, 赵亮.
Wi-Fi辅助下附有高程信息的GPS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52-55.
|
[4] |
刘超, 高井祥, 张敬霞.
利用序列平均的高精度GPS基线解算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4): 445-449.
|
[5] |
董立新, 戎志国, 李贵才, 唐世浩.
吉林长白山森林冠顶高度激光雷达与MERSI联合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20-1024.
|
[6] |
文汉江, 刘焕玲, 常晓涛, 程鹏飞.
利用GPS测量检核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2-266.
|
[7] |
杨凯, 刘鸿飞, 赵倩, 姜卫平.
绝对天线相位改正模型对GPS精密数据处理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94-697.
|
[8] |
秦显平, 杨元喜.
LEO星载GPS双向滤波定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31-235.
|
[9] |
徐锐, 黄丁发, 周乐韬, 李成钢.
一种改进的GPS随机模型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1): 1110-1113.
|
[10] |
王振杰, 卢秀山.
利用半参数模型分离GPS基线中的系统误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16-318.
|
[11] |
陈俊勇, 郭春喜, 程传录, 张世娟.
利用GPS技术测定珠峰高程变化及其北坡地壳形变的初步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1-5.
|
[12] |
耿江辉, 施闯, 赵齐乐, 刘经南.
联合地面和星载数据精密确定GPS卫星轨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906-909.
|
[13] |
殷海涛, 黄丁发, 熊永良, 王贵文.
GPS信号对流层延迟改正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54-457.
|
[14] |
张磊, 伍吉仓, 陈艳玲.
InSAR高程模型及其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08-111.
|
[15] |
朱新慧, 孙付平, 秦勇.
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04-608.
|
[16] |
曾旭平.
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1-204.
|
[17] |
张小红, 李征航, 徐绍铨.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及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51-454.
|
[18] |
王清华, 鄂栋臣, 陈春明.
中山站至A冰穹考察及沿线GPS复测结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3): 200-204,231.
|
[19] |
赵建虎, 刘经南, 张红梅.
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4): 346-350.
|
[20] |
王解先.
简便实用的GPS网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273-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