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璐, 郭庆胜, 费立凡, 魏智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3,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549
|
[2] |
王玮琦, 游雄, 杨剑, 李钦.
一种改进匹配点对选取策略的ElasticFusion室内三维重建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9): 1469-1477.
doi: 10.13203/j.whugis20180278
|
[3] |
余洁, 王少华, 焦帅, 朱琳, 常占强, 陈蜜.
时空三维相位解缠算法改进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355-1362.
doi: 10.13203/j.whugis20170414
|
[4] |
陈传法, 闫长青, 刘凤英, 赵娜, 刘国林.
一种综合考虑采样点水平和高程误差的DEM建模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5): 739-74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695
|
[5] |
靳凤攒, 应申, 李霖, 郭仁忠.
三维几何体的验证规则及修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58-263.
|
[6] |
李精忠, 李冬琳.
一种基于汇水区合并的DEM综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095-109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58
|
[7] |
闫浩文, 王邦松.
地图点群综合的加权Voronoi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9): 1088-1091.
|
[8] |
陈景广, 佘江峰, 宋晓群, 王铁成.
基于多核CPU的大规模DEM并行三维渲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5): 618-621.
|
[9] |
孙殿柱, 刘健, 李延瑞, 孙永伟.
三维散乱点云的Voronoi拓扑近邻点集查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86-91.
|
[10] |
马劲松, 沈婕, 徐寿成.
利用Douglas-Peucker并行算法在多核处理器上实时综合地图线要素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23-1426.
|
[11] |
张俊峰, 费立凡, 黄丽娜, 刘一宁.
利用3D_DP和Quad_TIN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46-350.
|
[12] |
孙殿柱, 刘健, 李延瑞, 李心成.
三维散乱点集Voronoi图快速生成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09-912.
|
[13] |
蓝秋萍, 费立凡, 刘一宁.
利用多时相DEM数据的冰雪覆盖体量变化计算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222-1225.
|
[14] |
黄丽娜, 费立凡.
采用3D D-P算法的等高线三维综合实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55-58.
|
[15] |
赵煦, 周克勤, 闫利, 邓非.
基于激光点云的大型文物景观三维重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84-687.
|
[16] |
王建, 杜道生.
规则格网DEM自动综合方法的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11-1114.
|
[17] |
朱庆, 李逢春, 张叶廷.
一种改进的三维点集表面重建的区域生长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667-670.
|
[18] |
郑顺义, 苏国中, 张祖勋.
三维点集的自动表面重构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54-157.
|
[19] |
薛玉彩, 张祖勋, 张剑清.
城市三维可视化中规则房屋墙面纹理图像的压缩与恢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25-528.
|
[20] |
李波扬.
综合断裂理论在三维介质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2): 4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