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韦进, 胡敏章, 韩宇飞, 鲁小飞, 江颖.
福建省重力台网对米娜台风激发的微震信号源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6): 955-963.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72
|
[2] |
魏二虎, 王凌轩, 张帅, 刘经南.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环火探测器同步定位和授时仿真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8): 1035-1039.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37
|
[3] |
李迎松, 郑顺义, 夏远鑫, 王政.
自然环境下圆形禁令交通标志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619-162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38
|
[4] |
安 文, 孟祥伟.
一种改进的杂波图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9): 1176-1179.
doi: 10.13203/j .whu g is20140449
|
[5] |
范林刚, 陈曦, 陈泽宗, 金燕.
微波多谱勒雷达海洋破碎波检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98-1002.
|
[6] |
马慧云, 邓敏.
利用区域特征进行云与辐射雾分离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47-850.
|
[7] |
吴才聪, 杨富江, 吴雨航, 耿嘉洲.
基于GPS的多媒体采集与管理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72-874.
|
[8] |
马慧云, 李德仁, 刘良明, 梁益同.
基于AVHRR、MODIS和MVRIS数据的辐射雾变化检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297-300.
|
[9] |
付建红, 袁修孝.
基准站设置对POS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398-401.
|
[10] |
周继军, 陈钟.
chi-square检测算法的特性分析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371-374.
|
[11] |
刘文峰, 吴学毅, 刘长富.
基于RGB色度空间的车牌定位及矫正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9): 785-787.
|
[12] |
张祖勋, 张剑清.
广义点摄影测量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 1-5.
|
[13] |
程芦颖.
虚拟地形投影与地球同步卫星定位解全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29-631.
|
[14] |
尤红建, 丁赤彪, 向茂生.
机载高分辨率SAR图像直接对地定位原理及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8): 712-715.
|
[15] |
喻国荣, 刘经南, 涂冰英, 姚宜斌.
一种动态参考站RTK模糊度解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5): 407-410.
doi: 10.13203/j.whugis2004.05.008
|
[16] |
冯文灏.
一种大型工业部件批量检测与放样的原理与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36-339.
|
[17] |
郑建生, 穆华俊, 齐振远, 代永红.
局部放电检测仪校准器的研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79-181.
|
[18] |
仲思东, 何对燕, 王新华, 贺赛先.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板形位检测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72-75,79.
|
[19] |
施品浩.
GPS接收机天线装置定向标志线及平均相位中心参数的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28-38.
|
[20] |
文和.
综合导航定位数据后处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