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元维, 王明威, 高贤君, 李熙, 张佳华.
改进Wallis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阴影自动补偿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3): 318-325.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32
|
[2] |
罗欢, 翁多杰, 陈武.
一种改进的手机阴影匹配定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2): 1907-1915.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75
|
[3] |
袁志辉, 谷翼策, 邢学敏, 陈立福, 俞晓莹.
顾及叠掩与阴影的多通道InSAR干涉图仿真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717-172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22
|
[4] |
霍少峰, 顾行发, 占玉林, 张文豪.
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阴影提取建筑容积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3): 444-450.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91
|
[5] |
高贤君, 郑学冬, 沈大江, 杨元维, 张佳华.
城郊高分影像中利用阴影的建筑物自动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350-135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66
|
[6] |
黎曦, 郑宏, 刘操.
利用HSI色彩空间的PCNN人脸识别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2): 1499-1503.
|
[7] |
刘辉.
基于改进阴影指数的福州市主城区建筑容积率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241-1247.
|
[8] |
林宗坚, 任超锋, 姚娜, 解斐斐.
一种航空影像阴影补偿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31-435.
|
[9] |
高贤君, 万幼川, 郑顺义, 李健.
航空遥感影像阴影的自动检测与补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299-1302.
|
[10] |
杨露菁, 王德石, 李煜.
利用边界链编码和HMM进行SAR图像阴影建模和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15-218.
|
[11] |
刘晋苏, 任沁源, 韩波, 李平.
基于微型无人机平台的航拍动态阴影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1): 1275-1278.
|
[12] |
李存军, 刘良云, 王纪华, 赵春江.
基于主成分融合信息失真的城市IKONOS影像阴影自动提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9): 947-950.
|
[13] |
明英, 蒋晶珏.
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检测与阴影去除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16-1220.
|
[14] |
陈奋, 闫冬梅, 赵忠明.
基于无抽样小波的遥感影像薄云检测与去除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71-74.
|
[15] |
王树根, 王军利, 王爱萍.
基于整体变分模型的影像阴影检测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663-666.
|
[16] |
王健, 向茂生, 李绍恩.
一种基于InSAR相干系数的SAR阴影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063-1066.
|
[17] |
郭海涛, 徐青, 张保明.
多重约束下的建筑物阴影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059-1062.
|
[18] |
钱俊, 舒宁.
基于EM算法和单幅雷达图像阴影的控制点坡度校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89-1092.
|
[19] |
王树根, 郭泽金, 李德仁.
彩色航空影像上阴影区域信息补偿的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14-516.
|
[20] |
梅雪良, 张祖勋, 张剑清.
基于约束满足网络的建筑物阴影结构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265-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