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滨, 许珊, 张静.
土地利用视角空气污染空间分异的地理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2): 216-22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42
|
[2] |
何建华, 施璇, 龚健, 俞艳.
顾及空间交互作用的城市群联动空间增长模拟——以武汉都市区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4): 462-46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50
|
[3] |
石岩, 刘启亮, 邓敏, 王佳璆.
一种顾及障碍约束的空间聚类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96-100.
|
[4] |
杨传勇, 胡海, 胡鹏, 曹枫.
欧氏障碍空间的最短路径问题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495-1499.
|
[5] |
王伟, 漆炜, 陈能成, 杨国诚.
顾及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的城市基准地价以价定级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747-751.
|
[6] |
王海军, 贺三维, 张文婷, 邓羽.
顾及障碍空间距离和区域差异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999-1002.
|
[7] |
王海军, 邓羽, 李文浩, 宋辞.
遗传算法在城镇土地定级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40-243.
|
[8] |
焦利民, 刘耀林, 刘艳芳.
区域城镇基准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73-877.
|
[9] |
夏兰芳, 胡鹏, 黄梦龙.
空间数据的零初始化与障碍空间下的最小生成树实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60-63.
|
[10] |
刘耀林, 唐旭, 何建华.
基于数据场的空间分析技术及其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09-1013.
|
[11] |
韩元利, 王海军, 夏文芳.
基于k阶数据场的城镇土地定级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70-373.
|
[12] |
樊雅婷, 杨建宇, 朱德海, 王彦集.
基于阈值的城镇土地定级距离衰减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77-280.
|
[13] |
胡石元, 李德仁, 刘耀林, 李德毅.
体现主客观信息的土地定级因素综合集成赋权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695-699.
|
[14] |
胡海, 刘经南.
障碍空间最大空隙的地图代数解法MA-MAXG(Ω)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00-703.
|
[15] |
王海军, 张德礼.
基于空间聚类的城镇土地定级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628-631.
|
[16] |
刘耀林, 李兴林, 唐旭.
基于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的市场比较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75-81.
|
[17] |
刘耀林, 范延平, 唐旭.
最短路径方法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510-515,557.
|
[18] |
王新洲, 王树良.
模糊综合法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42-46.
|
[19] |
邹小平, 陈军, 张正禄.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4): 366-370.
|
[20] |
赵少荣.
多断层和障碍体作用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