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利, 许豪, 舒宝, 义琛, 田云青.
利用互信息和IPSO-LSTM进行滑坡监测多源数据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478-148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31
|
[2] |
李欣, 杨宇辉, 杨博, 尹峰.
利用方向相位特征进行多源遥感影像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4): 488-49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45
|
[3] |
戴海发, 卞鸿巍, 王荣颖, 张甲甲.
一种改进的多传感器数据自适应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0): 1602-1609.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75
|
[4] |
叶沅鑫, 慎利, 陈敏, 王继成.
局部相位特征描述的多源遥感影像自动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9): 1278-1284.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76
|
[5] |
岳庆兴, 高小明, 唐新明.
基于半全局优化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DSM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279-128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30
|
[6] |
赵羲, 苏昊月, 石中玉, 庞小平.
南极海冰密集度多源数据的交叉检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60-146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50
|
[7] |
魏立飞, 钟燕飞, 张良培, 李平湘.
多波段信息融合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8-11.
|
[8] |
马旭东, 闫利, 曹纬, 李武岐, 王昱.
一种新的利用梯度信息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2): 1412-1418.
|
[9] |
张谦, 贾永红, 胡忠文.
多源遥感影像配准中的SIFT特征匹配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55-459.
|
[10] |
闫利, 胡修兵, 陈长军, 马振玲.
多模态图像配准的梯度一致性算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69-972.
|
[11] |
叶沅鑫, 单杰, 熊金鑫, 董来根.
一种结合SIFT和边缘信息的多源遥感影像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148-1151.
|
[12] |
袁修孝, 李然.
带匹配支持度的多源遥感影像SIFT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438-1442.
|
[13] |
沈占锋, 骆剑承, 胡晓东, 孙卫刚.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均值漂移分割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13-317.
|
[14] |
陶建斌, 舒宁, 沈照庆.
利用互信息改进遥感影像朴素贝叶斯网络分类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28-232.
|
[15] |
邢帅, 徐青, 何钰, 蓝朝桢.
多源遥感影像“复合式”立体定位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522-526.
|
[16] |
陈楠, 王钦敏.
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92-695.
|
[17] |
李旭东.
基于图像灰度平均值的数字水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556-559.
|
[18] |
刘俊怡, 李德仁, 李微, 梅新.
一种基于均值比率和最佳熵的SAR影像边缘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494-497.
|
[19] |
卢健, 彭嫚, 卢昕.
遥感图像相关性及其熵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476-480.
|
[20] |
贾永红, 李德仁.
基于Bayes融合法的多源遥感影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46-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