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芳, 艾廷华, 贾小斌.
空间自相关支撑下的地类分布模式一致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7): 1017-1024.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79
|
[2] |
马凯, 徐卫明, 许坚, 董洲洋.
一种多波束声速剖面反演与海底地形校正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4): 525-531, 60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112
|
[3] |
王行风, 汪云甲.
一种顾及拓扑关系的室内三维模型组织和调度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 35-4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98
|
[4] |
毕林, 刘晓明, 陈鑫, 朱忠华.
一种基于矿体轮廓线的三维建模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59-136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05
|
[5] |
李媛, 胡翰, 谢金华, 朱庆, 张叶廷, 杜志强, 彭明军, 高山.
局部区域表面一致性约束的三维模型纹理映射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599-160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37
|
[6] |
赵彬彬, 彭东亮, 张山山, 刘姗姗, 熊旭平, 戴全发.
顾及空间关系约束的不同比例尺面目标不一致性同化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7): 911-91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11
|
[7] |
戴雪峰, 熊汉江, 龚健雅.
一种三维城市模型多纹理自动合并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3): 347-352+411.
|
[8] |
肖巍峰, 邓敏, 李朝奎.
三维点云多尺度等值线模型Morphing变换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57-963.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07
|
[9] |
刘修国, 黄晓东, 陈启浩, 姜 萍.
归一化法消除全极化SAR影像Freeman分解中的不一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57-261.
|
[10] |
.
归一化法消除全极化SAR影像Freeman分解中的不一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57-261.
|
[11] |
卞光浪, 翟国君, 黄谟涛, 欧阳永忠.
利用剖面测线磁场数据反演三度磁性体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91-95.
|
[12] |
杨叶涛, 龚健雅, 王迎迎, 曾又枝.
遥感时空不一致性对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974-977.
|
[13] |
黄丽娜, 郑斌, 吴志华, 费立凡.
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的动态归属及可视化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426-429.
|
[14] |
孟令奎, 吴沉寒, 周新忠.
一种面向角色任务分解的网格三维GIS处理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910-914.
|
[15] |
朱庆, 李逢春, 张叶廷.
一种复杂轮廓线的真三维TIN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59-262.
|
[16] |
朱长青, 张国芹, 王光霞.
GIS中三维空间直线的误差熵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05-407.
|
[17] |
阎平, 江万寿.
一种基于灰度剖面分析的边缘提取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18-520.
|
[18] |
黄声享, 鄂栋臣, 陈春明, 王清华.
中国南极第三次内陆冰盖考察剖面的雪貌及气象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3): 252-256.
|
[19] |
刘经南, 佘彬彬.
不同类三维空间定位网联合处理的坐标转换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48-57.
|
[20] |
王建国.
主分量分析与数学模型扭曲法一致性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2):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