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英豪, 周乐韬, 冯威, 姜中山, 罗晨曦.
GPS接收机硬件延迟时变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212-1219.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37
|
[2] |
张睿, 杨元喜, 张勤, 黄观文, 王乐, 燕兴元, 瞿伟.
BDS/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00-60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81
|
[3] |
李金岭, 张津维.
利用GPS测量监测VLBI天线参考点的仿真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387-1391.
|
[4] |
艾松涛, 王泽民, 鄂栋臣, 闫明.
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37-1340.
|
[5] |
李一鹤, 沈云中.
GPS观测值的时间相关性对基线解算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27-430.
|
[6] |
王利, 张勤, 管建安, 孔令杰.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22-426.
|
[7] |
李博峰, 沈云中, 楼立志.
GPS中长基线观测值随机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176-180.
|
[8] |
徐佳, 黄声享, 麻凤海.
基于改进HHT理论的大型桥梁动态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801-805.
|
[9] |
黄丁发, 周乐韬, 李成钢, 熊永良.
增强参考站网络RTK算法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344-1349.
|
[10] |
孙红星, 付建红.
使用复合滤波器实现双差GPS/INS动态组合高精度定位定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390-1393.
|
[11] |
蔡艳辉, 程鹏飞.
差分GPS水下定位系统的解析法网形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24-827.
|
[12] |
张卡, 盛业华, 叶春, 梁诚.
车载三维数据采集系统的绝对标定及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55-59.
|
[13] |
王贵文, 王泽民, 殷海涛.
基于三差观测量的实时动态GPS周跳修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711-714.
|
[14] |
王泽民, 孟泱, 伍岳, 梁树军.
GPS、Galileo及其组合系统导航定位的DOP值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9-11.
|
[15] |
黄声享, 吴文坛, 李沛鸿.
大跨度斜拉桥GPS动态监测试验及结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99-1002.
|
[16] |
黄声享, 刘星, 杨永波, 张毅.
利用GPS测定大型桥梁动态特性的试验及结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198-200.
|
[17] |
蔡昌盛, 李征航, 赵晓峰.
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22-424.
|
[18] |
姜卫平, 刘经南, 叶世榕.
GPS形变监测网基线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3): 196-199,238.
|
[19] |
张小红, 李征航, 徐绍铨.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及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51-454.
|
[20] |
葛茂荣, 葛胜杰, 过静珺.
GPS动态定位中机动随机模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49-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