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义, 王建辉, 张蒙.
利用有向图进行排水管网自动化流向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 62-67.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41
|
[2] |
顾勇为, 归庆明, 韩松辉, 王靳辉.
航空重力向下延拓分组修正的正则化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720-724.
|
[3] |
李伟, 徐正全, 杨铸.
利用虚拟节点的动态结构化P2P网络性能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504-1511.
|
[4] |
邹志强, 江南, 吴家皋, 王汝传.
一种基于语义分簇聚类的P2P空间数据索引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76-81.
|
[5] |
康健, 宋元章.
利用多维观测序列的KCFM混合模型检测新型P2P botnet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520-523.
|
[6] |
黄丽娜, 费立凡.
采用3D D-P算法的等高线三维综合实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55-58.
|
[7] |
徐正全, 高路, 李忠民, 王浩.
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地形数据存储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22-125.
|
[8] |
王浩, 喻占武, 曾武, 潘少明.
基于瓦片寿命和访问热度的海量空间数据缓存置换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67-670.
|
[9] |
潘少明, 喻占武, 王浩.
基于节点分组的P2P海量地形数据共享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50-653.
|
[10] |
孟令奎, 张文, FrankZhigangWANG.
基于层次化P2P协议的网格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33-1236.
|
[11] |
刘向龙, 李清泉.
基于金字塔结构的海量路面影像破损统计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430-432.
|
[12] |
陈俊勇.
对SRTM3和GTOPO30地形数据质量的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41-944.
|
[13] |
陈静, 龚健雅, 朱欣焰, 李清泉.
海量地形数据的Web发布与交互浏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64-268.
|
[14] |
孙海燕.
p-范分布的近似表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3): 222-225.
|
[15] |
暴景阳, 晁定波, 李建成, 邓晓丽.
由T/P卫星测高数据建立南中国海潮汐模型的初步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4): 341-345.
|
[16] |
王文祥.
p-范分布的统计特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3): 248-250,259.
|
[17] |
高士纯.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分组平差模型与公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1): 36-40.
|
[18] |
陈俊勇, 李建成, 晁定波.
用T/P测高数据确定中国海域及其邻海的海面高及海面地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4): 321-326.
|
[19] |
孙海燕, 张方仁.
P-范分布与P-范最小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4): 38-55.
|
[20] |
於宗俦, 于正林.
分组平差与精度评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3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