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梅长松, 黄海军, 蒋可, 夏磊, 潘雄.
级比离散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8): 1154-116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91
|
[2] |
张国栋, 郭健, 杨东凯, 王峰, 高洪兴.
星载GNSS-R海冰边界探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668-67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50
|
[3] |
樊亚新, 朱欣焰, 呙维, 佘冰.
边界约束最大p区域问题及其启发式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859-865.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53
|
[4] |
曾安敏, 张琦, 孙中苗.
一种附加边界约束和内约束的多中心ERP融合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2): 1771-1777.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55
|
[5] |
杨成生, 张勤, 李振洪.
ECMWF资料的边界层伸缩水汽加密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 83-89.
|
[6] |
张双喜, 张晨, 李孟奎, 高冰玉.
青藏高原形变对中国西部边界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145-1149.
|
[7] |
魏文薪, 江在森, 武艳强, 赵静.
利用GPS数据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运动特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41-1044.
|
[8] |
魏征, 董震, 李清泉, 杨必胜.
车载LiDAR点云中建筑物立面位置边界的自动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11-1315.
|
[9] |
杨露菁, 王德石, 李煜.
利用边界链编码和HMM进行SAR图像阴影建模和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15-218.
|
[10] |
曾齐红, 毛建华, 李先华, 刘学锋.
建筑物LiDAR点云的屋顶边界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383-386.
|
[11] |
梅洋, 李霖, 贺彪.
基于边界反走样算法的地图可视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59-761.
|
[12] |
杜晓初, 郭庆胜, 丁虹.
宽边界区域拓扑关系量化分析与抽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1021-1024.
|
[13] |
邓波, 朱灼文, 陆中.
重力学边值问题边界数据随机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77-79.
|
[14] |
吴云, 申重阳, 周硕愚, 敬少群.
基于边界元的非连续(块体系统)形变反分析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45-350.
|
[15] |
许才军, 李志才.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边界带运动及块体内部变形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348-351.
|
[16] |
艾廷华, 毋河海.
相邻多边形共享边界的一致化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426-431.
|
[17] |
李清泉, 李德仁.
一种三维凸边界生成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21-123,144.
|
[18] |
胡鹏, 詹玉华.
分块变换中的边界问题和P4T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66-74.
|
[19] |
何永富.
边界单元法及其在位势问题近似解法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37-48.
|
[20] |
项学泳, 李广云, 王力, 宗文鹏, 吕志鹏, 向奉卓.
使用局部几何特征与空洞邻域的点云语义分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