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庆, 韩会鹏, 于杰, 杜志强, 张骏骁, 吴晨, 沈富强.
应急测绘无人机资源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08-1615.
doi: 10.13203/j.whugis20130000
|
[2] |
张建廷, 张立民.
结合光谱和纹理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水岭分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449-455,46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97
|
[3] |
黄少滨, 杨欣欣.
基于最小平方和残差的高阶模糊联合聚类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38-242.
|
[4] |
巩现勇, 武芳, 姬存伟, 翟仁健.
道路网匹配的蚁群算法求解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2): 191-19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649
|
[5] |
付辉敬, 田铮, 冉茂华, 贺飞跃.
遥感图像分割中的小波域改进信息割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60-464.
|
[6] |
孔令桥, 秦昆, 龙腾飞.
利用二型模糊聚类进行全球海表温度数据挖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2): 215-219.
|
[7] |
马彩虹, 戴芹, 刘士彬.
一种融合PSO和Isodata的遥感图像分割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35-38.
|
[8] |
刘亚文, 庞世燕, 左志奇.
蚁群算法的建筑立面点云数据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07-1310.
|
[9] |
赵凤, 刘汉强, 范九伦, 潘晓英.
应用于遥感图像分割的原型提取谱聚类集成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472-1476.
|
[10] |
张正禄, 汪宏晨, 邓勇, 谢年生.
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387-1389.
|
[11] |
钟燕飞, 张良培, 李平湘.
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模糊聚类有效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391-394.
|
[12] |
张剑清, 孙明伟, 张祖勋.
基于蚁群算法的正射影像镶嵌线自动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75-678.
|
[13] |
胡春春, 孟令奎, 谢文君, 周新忠.
空间数据模糊聚类的有效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740-743.
|
[14] |
闫利, 张毅.
基于法向量模糊聚类的道路面点云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19-1122.
|
[15] |
葛小三, 边馥苓.
蚁群算法求解三维表面路径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66-368.
|
[16] |
邢喆, 王泽民, 伍岳.
利用模糊聚类方法筛选GPS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23-26.
|
[17] |
苗作华, 刘耀林, 王海军.
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加权模糊-马尔可夫链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05-308.
|
[18] |
潘励, 郑宏, 张祖勋, 张剑清.
集成高度和彩色纹理特征的影像目标模糊聚类识别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4): 311-314.
|
[19] |
叶志伟, 郑肇葆.
蚁群算法中参数α、β、ρ设置的研究——以TSP问题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97-301.
|
[20] |
郑肇葆.
协同模型与遗传算法的集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381-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