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春森, 张月莹, 郭丙轩, 任力.
密集光流法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2): 261-268.
doi: 10.13203/j.whugis20200573
|
[2] |
郑茂腾, 熊小东, 朱俊锋, 鲁一慧, 刘薇, 邱焕斌.
一种基于带权A*搜索算法的正射影像镶嵌线网络优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1): 1650-1658.
doi: 10.13203/j.whugis20180080
|
[3] |
朱庆, 韩会鹏, 于杰, 杜志强, 张骏骁, 吴晨, 沈富强.
应急测绘无人机资源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08-1615.
doi: 10.13203/j.whugis20130000
|
[4] |
巩现勇, 武芳, 姬存伟, 翟仁健.
道路网匹配的蚁群算法求解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2): 191-19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649
|
[5] |
刘亚文, 庞世燕, 左志奇.
蚁群算法的建筑立面点云数据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07-1310.
|
[6] |
孙杰, 马洪超, 汤璇.
机载LiDAR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优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25-328.
|
[7] |
王潇, 江万寿, 谢俊峰.
一种新的真正射影像生成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250-1254.
|
[8] |
潘俊, 王密, 李德仁.
基于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的接缝线网络生成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518-521.
|
[9] |
刘朔, 武红敢, 温庆可.
基于遗传和蚁群组合算法优化的遥感图像分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79-683.
|
[10] |
叶志伟, 郑肇葆, 万幼川, 虞欣.
基于蚁群优化的特征选择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27-1130.
|
[11] |
张剑清, 翟瑞芳, 郑顺义.
激光扫描多三维视图的全自动无缝镶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00-103.
|
[12] |
葛小三, 边馥苓.
蚁群算法求解三维表面路径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66-368.
|
[13] |
李德仁, 王密, 潘俊, 胡芬.
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概念、原理及其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950-954.
|
[14] |
郑肇葆.
基于蚁群行为仿真的影像分割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45-949.
|
[15] |
郑肇葆, 叶志伟.
基于蚁群行为仿真的影像纹理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669-673.
|
[16] |
叶志伟, 郑肇葆.
蚁群算法中参数α、β、ρ设置的研究——以TSP问题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97-301.
|
[17] |
郑肇葆.
协同模型与遗传算法的集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381-386.
|
[18] |
李德仁, 龚健雅, 朱欣焰, 梁宜希.
我国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297-303.
|
[19] |
邓德祥, 吴章华, 胡志雄.
一种用于影像镶嵌的快速最小二乘序贯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29-31.
|
[20] |
陈勇, 邓德祥, 郑宏.
串行Cauchy机引导的影像镶嵌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19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