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龚学文, 王甫红.
星载GPS伪距多路径误差与观测噪声对自主定轨的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48-105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23
|
[2] |
潘国荣, 郭巍, 周跃寅.
一种基于先验误差分解定权的精密测量拟合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339-1343.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68
|
[3] |
王甫红, 龚学文, 刘万科.
顾及广播星历误差分离吸收的分米级星载gps实时定轨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9): 1230-1236.
doi: 10.13203/j .whu g is20130682
|
[4] |
李莹莹, 吴昊, 李旭, 贺杰, 鲍莉.
一种异源主被动遥感图像立体成像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029-103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60
|
[5] |
李征航, 龚晓颖, 刘万科.
误差与先验信息对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的影响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797-801.
|
[6] |
易重海, 朱建军, 陈永奇, 戴吾蛟.
顾及卫星钟差插值误差的GPS精密单点定位观测值随机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165-1168.
|
[7] |
张守建, 李建成, 邹贤才.
GRACE卫星GPS数据系统误差分布及其对精密定轨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1): 1331-1334.
|
[8] |
吴富梅, 肖云.
利用伪距差分法进行GPS测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034-1038.
|
[9] |
侯芬, 刘万科, 方荣新.
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星座旋转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280-1284.
|
[10] |
郭海荣, 杨元喜.
导航卫星原子钟时域频率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18-221.
|
[11] |
游扬声, 马力, 刘星.
误差熵的估计问题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48-751.
|
[12] |
王甫红, 张小红, 黄劲松.
GPS单点测速的误差分析及精度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515-519.
|
[13] |
刘国林, 郝晓光, 薛怀平, 独知行.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55-58.
|
[14] |
张磊, 伍吉仓, 陈艳玲.
InSAR高程模型及其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08-111.
|
[15] |
郭金来, 赵齐乐, 郭道玉.
低轨卫星精密定轨中重力场模型误差的补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293-296.
|
[16] |
陶本藻.
地球重力场平差模型误差的控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68-670,709.
|
[17] |
胡圣武, 陶本藻.
非线性模型的误差传播及其在GIS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29-131.
|
[18] |
陈永奇.
GPS相对定位中系统误差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1-9.
|
[19] |
李叶才.
关于Hotine积分的若干注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38-47.
|
[20] |
李叶才.
海洋重力大地水准面的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4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