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令奎, 段红伟, 黄长青, 李颖.
一种GML文件到地理OWL文件的流式转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112-116.
|
[2] |
姚铮, 刘琳琳, 张晓明, 陆明泉.
面向多接收模式的GNSS互操作信号调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621-625.
|
[3] |
曾怡, 刘定生, 李国庆.
基于代理的异构空间数据网格互操作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782-785.
|
[4] |
刘春, 杨超, 范业明.
基于流动车数据的道路车速匹配与实时发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394-398.
|
[5] |
王振峰, 刘纪平.
获取机制下的地理空间数据互操作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34-1038.
|
[6] |
李德仁, 黄俊华, 邵振峰.
面向服务的数字城市共享平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9): 881-885.
|
[7] |
尹章才, 李霖.
基于XML的地图表达机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35-138.
|
[8] |
石旭, 边馥苓, 江聪世.
Web GIS平台上矢量图形可视化的JVGL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928-931.
|
[9] |
童小华, 许谷声, 龚健雅.
土地房产GIS空间要素的GML模型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3): 209-213.
|
[10] |
崔巍, 李德仁.
基于本体与LDAP的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管理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49-552.
|
[11] |
艾廷华, 成建国.
对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有关问题的思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377-382.
|
[12] |
王艳东, 龚健雅.
一种GIS互操作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3): 218-221.
|
[13] |
王方雄1, 边馥苓1.
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原子服务互操作与集成框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82-186.
|
[14] |
谭喜成1, 边馥苓1.
基于本体协同的空间信息互操作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78-181.
|
[15] |
龚健雅, 贾文珏, 陈玉敏, 解吉波.
从平台GIS到跨平台互操作GIS的发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85-989.
|
[16] |
金宝轩, 边馥苓.
网格环境下的三维空间数据互操作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75-1079.
|
[17] |
李德仁, 崔巍.
空间信息语义网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47-851.
|
[18] |
关佶红, 虞为, 安扬.
GML模式匹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69-174.
|
[19] |
周文生, 毛锋, 胡鹏.
Web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的开放式表达体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43-47.
|
[20] |
李俊, 关佶红, 李玉珍.
GML空间数据存储映射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71-1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