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伟, 占伟伟, 王超, 李彦.
一种利用模板的三维道路动态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9): 1092-1096.
|
[2] |
伽丽丽, 魏合理, 徐青山, 陈秀红.
中国区域940nm带整层大气水汽透过率的参数化模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2): 204-207.
|
[3] |
谢超, 陈毓芬, 王英杰, 马惠军.
基于模块化的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机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255-1259.
|
[4] |
苏科华, 朱欣焰, 龚健雅.
GIS符号的跨平台通用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611-614.
|
[5] |
艾廷华, 王洪.
电子航道图与航标遥测监控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347-352.
|
[6] |
帅赟, 艾廷华, 帅海燕, 倪琳.
基于形状模板匹配的多边形查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67-1270.
|
[7] |
李连营, 许小兰, 吴中恒, 周祖浩.
多源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融合更新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409-412.
|
[8] |
艾廷华, 梁蕊.
导航电子地图的变比例尺可视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27-130.
|
[9] |
徐智勇, 艾廷华, 危拥军, 祝国瑞.
三维地图符号视觉参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57-560.
|
[10] |
任福, 杜清运, 蔡忠亮.
区域电子地图工程设计模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01-304.
|
[11] |
艾廷华, 朱熀, 王洪.
面向变化监控的动态电子地图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858-861.
|
[12] |
王洪, 艾廷华, 祝国瑞.
电子地图可视化中的自适应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525-528.
|
[13] |
蔡忠亮, 毋河海, 邬国锋, 杜清运.
基于电子地图的超媒体数据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59-464.
|
[14] |
张祖勋, 张剑清, 张力.
一种利用影像匹配的城区三维景观图生成途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4): 283-289.
|
[15] |
粟松廷.
单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库多级表现系统的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58-161.
|
[16] |
蔡忠亮, 李霖.
普通地图符号的全开放式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59-261,271.
|
[17] |
孙亚夫, 杜道生, 周勇前.
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制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71-174.
|
[18] |
艾廷华.
电子新技术条件下的地图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42-145.
|
[19] |
李伟, 周勇前.
专题制图符号库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63-265.
|
[20] |
艾自兴.
专题图符号扫描输出中的图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4): 1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