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涌涛, 李建文, 魏绒绒, 师一帅, 张硕, 车通宇.
全球电离层TEC格网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5): 776-78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31
|
[2] |
赵齐乐, 杨超, 耿涛, 马福建, 张强.
NTCM广播电离层模型性能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655-66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48
|
[3] |
汤俊, 毛文飞.
多尺度ARMA残差修正模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791-79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21
|
[4] |
欧明, 甄卫民, 徐继生, 於晓, 刘裔文, 刘钝.
利用数据同化技术实现区域电离层TEC重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8): 1075-1081.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97
|
[5] |
王成, 施闯, 段兵兵, 刘晓莉.
利用位置与云计算建立电离层TEC主动式播发平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3): 304-30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07
|
[6] |
宋福成, 时爽爽, 冯建迪.
基于Chapman函数的电离层TEC同化模型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84-790.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01
|
[7] |
王泽民, 车国伟, 安家春.
南极威德尔海电离层异常的综合观测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21-1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70
|
[8] |
陈鹏, 陈家君.
2012-04-11苏门答腊地震同震电离层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882-88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16
|
[9] |
谢益炳, 伍吉仓, 陈俊平, 刘伟洲.
GPS和GLONASS组合的全球实测电离层TEC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30-934.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28
|
[10] |
唐龙, 张小红.
利用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探测中尺度电离层行波扰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09-1412.
|
[11] |
汤俊, 姚宜斌, 陈鹏, 张顺.
利用EMD方法改进电离层TEC预报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08-411.
|
[12] |
归庆明, 李涛, 衡广辉.
时间序列异常值探测的Bayes方法及其在电离层VTEC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802-806.
|
[13] |
陈鹏, 姚宜斌, 吴寒.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7-270.
|
[14] |
赵莹, 张小红.
COSMIC掩星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44-648.
|
[15] |
章红平, 施闯, 唐卫明.
地基GPS区域电离层多项式模型与硬件延迟统一解算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05-809.
|
[16] |
孟泱, 王泽民, 鄂栋臣.
基于GPS数据的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81-84.
|
[17] |
李征航, 陈锴, 刘万科, 王文丽.
GNSS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数学统一与方法扩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699-703.
|
[18] |
蔡昌盛, 高井祥, 李征航.
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51-453.
|
[19] |
程鹏飞, 李夕银, 马建平.
两种GPS测定电离层电子密度模型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24-528.
|
[20] |
邱卫宁, 陈永奇.
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的变化规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