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翔天, 杨晓琳, 何秀凤, 马海涛, 于正兴, 任贵文, 张浩, 张劲松.
点云辅助GB-InSAR影像与地形数据应急变形监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7): 1081-109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80
|
[2] |
汪文琪, 李宗春, 付永健, 何华, 熊峰.
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点云坡度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438-44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16
|
[3] |
赵江洪, 董岩, 黄明, 张晓光, 马思宇, 孙铭悦.
具有孔洞的地下电缆工井模型拓扑重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2): 1849-1858.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26
|
[4] |
于安斌, 梅文胜.
一种R树与格网结合的海量地铁隧道点云管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0): 1553-1559.
doi: 10.13203/j.whugis20170419
|
[5] |
闫利, 胡晓斌, 谢洪.
车载LiDAR海量点云数据管理与可视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8): 1131-113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86
|
[6] |
李国俊, 李宗春, 孙元超, 李伟, 黄志勇.
利用Delaunay细分进行噪声点云曲面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 123-12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13
|
[7] |
张继贤, 段敏燕, 林祥国, 臧艺.
激光雷达点云电力线三维重建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565-157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85
|
[8] |
黄荣刚, 杨必胜, 李健平, 田茂, 梁新美.
利用目标区域拓扑关系图提取建筑物点云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475-48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12
|
[9] |
吴立新, 许志华, 范松滔, 王秋玲.
植被稀疏地区沟蚀变化的地面激光扫描监测与沟蚀量估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343-1349.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13
|
[10] |
吴军, 李伟, 彭智勇, 刘荣, 唐敏.
融合形态学灰度重建与三角网分层加密的LiDAR点云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298-1303.
|
[11] |
杨建思.
一种利用面元拟合的地面点云数据三维R树索引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13-1316.
|
[12] |
钟良, 马洪超, 管海燕, 刘鹏飞.
利用安置角检校进行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与同步影像快速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35-1038.
|
[13] |
曾齐红, 毛建华, 李先华, 刘学锋.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重建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21-324.
|
[14] |
刘亚文, 宋守东.
基于多源数据的拼接型房屋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780-784.
|
[15] |
隋立春, 张熠斌, 张硕, 陈卫.
基于渐进三角网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159-1163.
|
[16] |
阎平, 江万寿.
DSM数据中多层次、多直角房屋的三维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492-495.
|
[17] |
张小红, 耿江辉.
用不变矩从机载激光扫描测高点云数据中重建规则房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2): 168-171.
|
[18] |
张剑清, 董明, 张宏伟.
TM影像与GIS矢量数据的自动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50-954.
|
[19] |
邵振峰, 李德仁, 程起敏.
基于航空立体影像对的复杂房屋三维拓扑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99-1003.
|
[20] |
朱英浩, 张祖勋, 张剑清.
顾及地形的城市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3): 199-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