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文, 吴晓平, 王庆宾, 刘晓刚, 朱志大.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正则化配置法及其在多源重力数据融合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8): 1087-109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59
|
[2] |
余磊, 张永军, 孙明伟, 朱昕宇.
联合云检测与高通滤波的含云影像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9): 1160-116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05
|
[3] |
王艳东, 何奕霖, 杨建思, 李昊.
利用形式概念分析的空间信息服务分类体系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100-105.
|
[4] |
张倩, 黄昕, 张良培.
多尺度同质区域提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117-121.
|
[5] |
王志伟, 朱长青, 王奇胜, 符浩军.
一种基于HVS和DFT的栅格地图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51-354.
|
[6] |
卞光浪, 翟国君, 黄谟涛, 欧阳永忠.
顾及地磁背景场的多目标磁异常分量换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914-918.
|
[7] |
王忠武, 刘顺喜, 陈晓东.
IKONOS图像融合中自动拟合低分辨率全色图像的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1): 1283-1287.
|
[8] |
娄联堂, 路玲, 高文良, 傅仲良.
利用图像薛定谔变换构造高通与低通滤波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39-342.
|
[9] |
管海燕, 邓非, 张剑清, 钟良.
面向对象的航空影像与LiDAR数据融合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30-833.
|
[10] |
王新洲, 林明华, 花向红, 徐亚明.
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打桩锤击信息的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44-747.
|
[11] |
杨贵军, 柳钦火, 刘强, 顾行发.
基于遗传自组织神经元网络的可见光与热红外遥感数据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9): 786-790.
|
[12] |
宋杨, 万幼川, 申绍洪, 陈鹏.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混合分类模型用于NDVI时序影像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06-409.
|
[13] |
阳凡林, 吴自银, 独知行, 金翔龙.
多波束声纳和侧扫声纳数字信息的配准及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40-743.
|
[14] |
潘励, 张志华, 张剑清.
融合区域分割和边缘信息的居民地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671-674.
|
[15] |
朱俊杰, 范湘涛, 丁赤飚, 李玉龙.
顾及光谱畸变的高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58-861.
|
[16] |
李均力, 贾永红.
基于分辨率退化模型的全色和多光谱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4): 302-306.
|
[17] |
徐毓, 李群, 周焰, 杨瑞娟.
按分量加权的探测目标状态线性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420-423.
|
[18] |
王智均, 李德仁, 李清泉.
多进制小波理论在SPOT和TM影像融合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24-28.
|
[19] |
王智均, 李德仁, 李清泉.
Wallis变换在小波影像融合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338-342.
|
[20] |
王智均, 李德仁, 李清泉.
利用小波变换对影像进行融合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37-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