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明军, 李宗华, 刘辉, 孟成, 李勇.
基于中文分词的加权地理编码在COVID-19疫情防控空间定位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808-815.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12
|
[2] |
王爱学, 赵建虎, 郭军, 王晓.
采用加速稳健特征对侧扫声呐图像进行分块弹性镶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5): 697-70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06
|
[3] |
刘现鹏, 张立华, 王涛, 曹鸿博.
基于航迹线追踪的TERPM定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19-226.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06
|
[4] |
赵建虎, 王晓, 张红梅.
侧扫声呐图像海底线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797-180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613
|
[5] |
田沁, 巩玥, 亢孟军, 孟社宁, 杜清运.
国内主流在线地理编码服务质量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51-135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79
|
[6] |
孟令奎, 段红伟, 黄长青, 李颖.
一种GML文件到地理OWL文件的流式转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112-116.
|
[7] |
赵建虎, 王爱学, 郭 军.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区块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87-290.
|
[8] |
.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区块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87-.
|
[9] |
瞿伟, 张勤, 李振洪, 王庆良.
山西清徐地裂缝构造活动参数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21-425.
|
[10] |
赵建虎, 王爱学, 王晓, 关永贤.
侧扫声纳条带图像分段拼接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9): 1034-1038.
|
[11] |
赵超英, 张勤, 朱武, Lu Zhong.
采用TerraSAR-X数据监测西安地裂缝形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81-85.
|
[12] |
唐旭日, 陈小荷, 张雪英.
中文文本的地名解析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30-935.
|
[13] |
陈尔学, 李增元, 田昕, 凌飞龙.
星载SAR地形辐射校正模型及其效果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22-327.
|
[14] |
赵超英, 张勤, 丁晓利, 瞿伟.
利用InSAR技术定位西安活动地裂缝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809-813.
|
[15] |
阳凡林, 吴自银, 独知行, 金翔龙.
多波束声纳和侧扫声纳数字信息的配准及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40-743.
|
[16] |
李琦, 罗志清, 郝力, 安真臻.
基于不规则网格的城市管理网格体系与地理编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08-411.
|
[17] |
曾旭平, 阳凡林, 李陶, 赵建虎.
基于SOFM网络的声图非监督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77-980.
|
[18] |
阳凡林, 刘经南, 赵建虎.
基于数据融合的侧扫声纳图像预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5): 402-106.
doi: 10.13203/j.whugis2004.05.007
|
[19] |
汤寓麟, 边少锋, 翟国君, 刘敏, 张卫东.
侧扫声纳检测沉船目标的改进YOLOv5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353
|
[20] |
周楠, 曹金山, 肖蕾, 曹世翔.
带有地理编码的光学视频卫星物方稳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