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仕学, 沈欣, 姚璜, 张过, 刘钰霖.
面向区域成像任务的环月卫星侧摆角优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4): 593-60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145
|
[2] |
刘坚, 李树林, 陈涛.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85-109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15
|
[3] |
彭正洪, 孙志豪, 程青, 焦洪赞, 陈伟.
利用时序手机通话数据识别城市用地功能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399-1407, 143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29
|
[4] |
张彤, 马帅, 沈宏.
面向公平分配的时变应急服务覆盖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681-168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65
|
[5] |
刘耀林, 赵翔, 刘殿锋.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人工免疫并行决策支持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2): 166-171.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69
|
[6] |
郑肇葆, 郑宏.
反向技术在化学反应优化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5): 513-516.
|
[7] |
刘耀林, 夏寅, 刘殿锋, 洪晓峰.
基于目标规划与模拟退火算法的土地利用分区优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762-765.
|
[8] |
刘耀林, 洪晓峰, 刘殿锋, 夏寅.
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村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调控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752-755.
|
[9] |
张鸿辉, 曾永年, 尹长林, 喻定权.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系统与微粒群集成优化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1003-1007.
|
[10] |
王汉花, 刘艳芳.
基于MOP-CA整合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174-177.
|
[11] |
田晶, 郭庆胜, 冯科, 马盟.
基于信息损失的街道渐进式选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62-365.
|
[12] |
李斐, 王殊伟, 柯宝贵.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测重力数据的选点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257-260.
|
[13] |
邹进贵, 李琴, 王铜, 罗刊.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理论的优化及其在形变监测网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76-1079.
|
[14] |
陈子仪, 康立山.
多父体杂交演化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40-443.
|
[15] |
祝江汉, 李曦, 毛赤龙, 张利宁.
多卫星区域观测任务的侧摆方案优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68-870.
|
[16] |
刘艳芳, 李兴林, 龚红波.
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288-292.
|
[17] |
刘艳芳, 明冬萍, 杨建宇.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493-498,515.
|
[18] |
耿红, 王泽民.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67-171.
|
[19] |
程学光, 胡元明.
葛洲坝船闸计算机决策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2): 97-100.
|
[20] |
黎峻宇, 李浩杰, 姚宜斌, 刘立龙, 张豹, 黄良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