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伍冠滨, 陈俊平, 白天阳, 伍晓勐, 胡金林.
非差非组合PPP的广域星间单差天顶电离层模型及其验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6): 928-93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19
|
[2] |
陈正生, 张清华, 崔阳, 李雪瑞, 邝英才.
单频载波相位移动开窗平滑伪距算法及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7): 964-97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24
|
[3] |
王凌轩, 甘雨, 隋立芬, 田源, 刘乾坤.
INS辅助的实时动态GNSS单频周跳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3): 364-370.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14
|
[4] |
袁运斌, 张宝成, 李敏.
多频多模接收机差分码偏差的精密估计与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2106-2111.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35
|
[5] |
黎蕾蕾, 杨盛, 柳景斌, 孙红星, 丁学文, 吴宇, 任春华, 彭亮, 谢长城.
惯导辅助的无电离层与宽巷组合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2183-2190.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85
|
[6] |
邹璇, 李宗楠, 陈亮, 宋伟伟, 王成, 唐卫明.
一种历元间差分单站单频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06-1410.
doi: 10.13203/j.whugis20150805
|
[7] |
郑彬, 王宇, 欧钢.
利用恒星日滤波改进精密单点电离层延迟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7): 983-98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77
|
[8] |
谢建涛, 隋春玲, 郝金明, 高姗, 崔志伟.
利用北斗三频非差数据进行周跳实时探测与修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638-164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79
|
[9] |
匡翠林, 金蕾.
精密单点定位的高阶电离层误差改正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888-891.
|
[10] |
张小红, 任晓东, 郭斐.
顾及电离层延迟高阶项改正的精密单点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883-887.
|
[11] |
邹璇, 姜卫平, 苏利娜, 刘经南.
一种利用动态参考网实现单频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03-407.
|
[12] |
邹璇, 姜卫平, 汪顺喜, 李陶.
单频接收机高精度近实时GNSS气象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58-62.
|
[13] |
蔡昌盛, 戴吾蛟, 匡翠林, 朱建军.
利用UofC消电离层组合的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27-830.
|
[14] |
张小红, 郭斐, 李盼, 左翔.
GNSS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实时质量控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8): 940-944.
|
[15] |
陈鹏, 姚宜斌, 吴寒.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7-270.
|
[16] |
易重海, 朱建军, 陈永奇, 戴吾蛟.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周跳探测与修复的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314-1319.
|
[17] |
吴继忠, 施闯, 方荣新.
TurboEdit单站GPS数据周跳探测方法的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29-33.
|
[18] |
赵建虎, 王胜平, 王爱学.
一种改进型TERCOM水下地磁匹配导航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320-1323.
|
[19] |
王爱生, 欧吉坤.
用低通滤波器探测和修复单频GPS载波相位的周跳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79-1081.
|
[20] |
黄兵杰, 柳林涛, 高光星, 周剑.
基于小波变换的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周跳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12-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