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访滨, 孟凡一, 邹联华, 李泽琛, 王俊.
输电线路的数字微地形自动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9): 1398-1405.
doi: 10.13203/j.whugis20200329
|
[2] |
柳聪亮, Zhang Kefeiz, 谭志祥, 孙越强, 白伟华.
电离层干扰对GPS掩星弯曲角和温度精度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334-1339.
|
[3] |
韩天柱, 曹建平, 陆明泉.
基于抗干扰天线的远近效应抑制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222-1225.
|
[4] |
汪捷, 欧阳文, 赵学军.
GPS服务空域内导航精度性能仿真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635-639.
|
[5] |
郭文飞, 郑建生, 张提升, 李超然.
一种抑制GPS射频干扰的空频自适应处理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348-1352.
|
[6] |
张铮文, 寇艳红, 刘建胜.
发射信号不完善性对卫星导航系统内及系统间干扰的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71-475.
|
[7] |
黄龙, 唐小妹, 王飞雪.
卫星导航接收机抗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344-1347.
|
[8] |
王坚, 刘超, 高井祥, 许长辉.
基于抗差EKF的GNSS/INS紧组合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5): 596-600.
|
[9] |
赵阳, 李广侠, 常江, 刘赟.
S频段用于卫星导航的电磁环境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213-1217.
|
[10] |
于兴旺, 张小红, 刘经南, 赵莹.
GPS/DR原始观测值组合导航定位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36-239.
|
[11] |
孙希延, 纪元法, 施浒立, 王晓岚.
基于GPS软件接收机的抗窄带干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77-80.
|
[12] |
王飞, 刘毅, 李勇.
基于无干扰原理的终端安全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92-1094.
|
[13] |
张东, 刘爱龙, 杨学伟, 陈涛.
车辆导航路径规划中道路可用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62-465.
|
[14] |
林雪原, 刘华章, 史佩.
一种低成本、低精度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及试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71-874.
|
[15] |
卢昕, 熊昌仑, 郑建生, 宗战华.
基于DSP技术的GPS接收机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54-657.
|
[16] |
王伟, 杜道生, 熊汉江, 钟静.
输电线路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86-990.
|
[17] |
李德仁, 郭丙轩, 王密, 雷霆.
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3): 208-211.
|
[18] |
王密, 郭丙轩, 雷霆, 李德仁.
车载GPS导航系统中GPS定位与道路匹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3): 248-251.
|
[19] |
刘良明, 廖明生, 朱攀, 刘继琳.
NOAA气象卫星AVHRR1A.5数据集的定位处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1): 62-66.
|
[20] |
文和.
综合导航定位数据后处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