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龚健雅, 张展, 贾浩巍, 周桓, 赵元昕, 熊汉江.
面向多源数据地物提取的遥感知识感知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0): 1546-1554.
doi: 10.13203/j.whugis20220580
|
[2] |
张瑞倩, 邵振峰, Aleksei Portnov, 汪家明.
多尺度空洞卷积的无人机影像目标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895-903.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53
|
[3] |
董燕妮, 杜博, 张乐飞, 张良培.
基于局域自适应信息理论测度学习的高光谱目标探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8): 1271-127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04
|
[4] |
何友, 姚力波.
天基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530-1536.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87
|
[5] |
郭越, 王晓峰, 张恒振.
基于人类感知的SAR图像海上溢油检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3): 395-401,40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04
|
[6] |
丁凯孟, 朱长青, 卢付强.
基于自适应格网划分的遥感影像感知哈希认证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16-72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67
|
[7] |
何 楚, 张 宇, 廖紫纤, 徐 新.
基于压缩感知的sar图像cfar目标检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7): 878-882.
|
[8] |
邵振峰, 李德仁, 朱先强.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红外影像自适应目标进行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5): 535-539.
|
[9] |
杨英宝, 李艳雯.
基于极化合成理论的SAR目标最优极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51-954.
|
[10] |
胡学敏, 郑宏, 司小书.
利用双指数函数导数模型进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目标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1): 1265-1270.
|
[11] |
YinMyoMinHtwe, 申文斌, 孙榕.
缅甸Yangon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463-466.
|
[12] |
王慧强, 赖积保, 胡明明, 梁颖.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实现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995-998.
|
[13] |
潘励, 王华, 张剑清.
遥感影像居民地目标Bayesian网络识别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03-1106.
|
[14] |
唐敏, 张祖勋, 张剑.
基于广义点理论的多基线影像钣金件3D重建与尺寸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095-1098.
|
[15] |
陈蜜, 易尧华, 李德仁, 秦前清.
基于动力演化算法的投影寻踪在高光谱影像异常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55-58.
|
[16] |
胡鹏, 傅仲良, 陈楠.
利用灰色理论进行图像边缘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11-414.
|
[17] |
梅天灿, 李德仁, 秦前清.
基于直线和区域特征的遥感影像线状目标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8): 689-693.
|
[18] |
舒宁.
关于雷达影像干涉测量的若干理论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55-159.
|
[19] |
巫兆聪, 方圣辉.
基于分形理论的SAR图像边缘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334-337.
|
[20] |
朱长青.
小波分析理论·应用模型与影像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8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