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鋆, 武建峰, 袁海波, 申建华, 孟轶男, 宿晨庚, 陈颖.
北斗三号系统时频体系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529
|
[2] |
白燕, 卢晓春, 高天.
基于单点伪距归算的星间链路时间同步改进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1044-105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56
|
[3] |
唐桂芬, 杨伟锋, 苏冉冉, 夏爱民.
基于星地/星间联合观测的时间比对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183-18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66
|
[4] |
张倩倩, 韩松辉, 杜兰, 归庆明.
星地时间同步钟差异常处理的Bayesian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72-77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66
|
[5] |
郑坤, 董绪荣, 杨洋, 李晓宇.
一种基于GEO星间链路的导航系统时间同步新体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163-1167.
|
[6] |
李瑞锋, 王元明.
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技术在COMPASS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42-844.
|
[7] |
黄飞江, 卢晓春, 吴海涛, 边玉敬.
基于星间距离变化的动态双向时间同步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3-16.
|
[8] |
张小红, 蔡诗响, 李星星, 郭斐.
利用GPS精密单点定位进行时间传递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274-278.
|
[9] |
朱智勤, 吴玉宏, 羊远新.
GPS/INS组合系统中时间同步的模块化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830-832.
|
[10] |
徐卫明, 殷晓冬, 王春瑞.
利用海面传感器网络的协同定位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415-1418.
|
[11] |
章红平, 杨蜀江.
接收机五参数定位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312-1315.
|
[12] |
宋小勇, 贾小林, 毛悦.
基于星间测距的两步滤波时间同步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297-1300.
|
[13] |
杨涛, 王玮, 朱智勤.
GPS/SINS组合系统时间同步误差的分析与验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181-1184.
|
[14] |
肖进丽, 潘正风, 黄声享.
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数据同步处理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15-717.
|
[15] |
陈宪冬.
基于大地型时频传递接收机的精密时间传递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45-248.
|
[16] |
郭海荣, 杨生, 杨元喜, 何海波.
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进行钟差预报的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43-46.
|
[17] |
刘经南, 魏二虎.
我国发射射电卫星的作用及关键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847-852.
|
[18] |
杨旭海, 卢晓春, 胡永辉, 李志刚.
GPS共视接收机短期观测资料处理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5-209.
|
[19] |
杜道生, 舒红.
基于同步数据项组和碎分拓扑弧段时间标记的时态地理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96-101.
|
[20] |
阚昊宇, 胡志刚, 吕逸飞, 谢新, 周仁宇, 赵齐乐.
利用不同时间同步体制钟差评估北斗三号星载原子钟性能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