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俊楠, 刘海砚, 陈晓慧, 郭漩, 郭文月, 朱新铭, 赵清波, 李佳.
利用知识图谱的恐怖主义事件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2): 313-32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28
|
[2] |
赵云鹏, 孙群, 刘新贵, 程绵绵, 俞童, 李元復.
面向地理实体的语义相似性度量方法及其在道路匹配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5): 728-735.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39
|
[3] |
张云菲, 黄金彩, 邓敏, 房晓亮, 胡继萍.
基于邻近模式的多比例尺居民地松弛迭代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98-110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43
|
[4] |
纪松, 张永生, 范大昭, 龚志辉.
基于特征点引导的多视影像择优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 37-4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58
|
[5] |
许俊奎, 武芳, 钱海忠, 马芳博.
一种空间关系相似性约束的居民地匹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84-485.
|
[6] |
张春森, 范金健.
利用物体结构信息进行影像线特征关系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59-1063.
|
[7] |
罗安, 王艳东, 龚健雅.
顾及上下文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语义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368-372.
|
[8] |
邓敏, 徐凯, 赵彬彬, 徐锐.
基于结构化空间关系信息的结点层次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13-916.
|
[9] |
朱庆, 杨晓霞, 李海峰.
基于语义匹配的遥感信息处理服务组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384-387.
|
[10] |
王育红, 陈军.
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信息传播实施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116-1120.
|
[11] |
熊丽音, 陆锋, 陈传彬.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特征连通关系表达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393-396.
|
[12] |
单棣斌, 陈性元, 张斌.
面向Web资源访问控制决策的多模式匹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38-1041.
|
[13] |
张佩云, 黄波, 孙亚民.
基于语义匹配和QoS的Web服务混合选择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537-541.
|
[14] |
王育红, 陈军.
基于实例的GIS数据库模式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46-50.
|
[15] |
关佶红, 虞为, 安扬.
GML模式匹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2): 169-174.
|
[16] |
张力, 沈未名, 张祖勋, 张剑清.
基于空间约束的神经网络影像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55-59.
|
[17] |
张力, 沈未名, 张祖勋, 张剑清.
基于约束满足神经网络的整体影像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16-219.
|
[18] |
沈未名, 张祖勋, 张剑清.
基于神经网络的影像匹配概率松弛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247-251.
|
[19] |
李德仁, 王树根.
数字影像匹配质量的一种自动诊断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1-6.
|
[20] |
林银森.
含不晕镜系统的约束方程及其匹配模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2):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