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泽, 吴云龙, 张毅, 姚运生.
巴东-秭归地区地壳密度反演及其构造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763-177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44
|
[2] |
甄艳, 刘学军, 王美珍.
匹配点分布密度约束下的基础矩阵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167-1171.
|
[3] |
石岩, 刘启亮, 邓敏, 林雪梅.
融合图论与密度思想的混合空间聚类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276-1280.
|
[4] |
徐宏根, 马洪超, 宋妍, 贾小霞.
顾及上下文信息的混合广义高斯密度模型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9): 959-962.
|
[5] |
龚龑, 舒宁.
基于层次密度分析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310-313.
|
[6] |
柯小平, 王勇, 许厚泽.
用变密度模型反演青藏高原的莫霍面深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289-292.
|
[7] |
刘文峰, 吴学毅, 刘长富.
基于RGB色度空间的车牌定位及矫正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9): 785-787.
|
[8] |
刘正才, 朱建军, 王怀玉.
p-范分布密度函数的形式差异辨析与统一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052-1055.
|
[9] |
张赤军.
论(N-ζ)公式的内涵及推求N的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471-473.
|
[10] |
王利婕, 朱元泓, 张旭亮.
四色印刷实地色标准及其允差范围的测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936-939.
|
[11] |
刘楠, 舒宁.
基于光谱空间密度分析的边缘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93-1096.
|
[12] |
柯小平, 王勇, 许厚泽.
用遗传算法反演地壳的变密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81-984.
|
[13] |
程鹏飞, 李夕银, 马建平.
两种GPS测定电离层电子密度模型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24-528.
|
[14] |
沈建武, 代文清.
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关系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83-185.
|
[15] |
黄金水.
正常椭球内部场的内蕴几何与密度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4): 350-354.
|
[16] |
童恒庆.
使用正交多项式核的密度导数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3): 302-305.
|
[17] |
张良培.
密度计应用的一种新途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79-82.
|
[18] |
朱元泓.
适合于印刷品评价与控制的色度仪应满足的条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3): 83-90.
|
[19] |
张良培.
色度变换的理论推导及程序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3): 52-59.
|
[20] |
尹任祥.
特级导线中天文方位角的配置密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93-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