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一帆, 余旭初, 谭熊, 刘冰, 高奎亮.
面向小样本高光谱影像分类的轻量化关系网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8): 1336-134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57
|
[2] |
黄若冰, 贾永红.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小面元进行人脸图像替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3): 335-340.
doi: 10.13203/j.whugis20180500
|
[3] |
邱益鸣, 廖海斌, 陈庆虎.
基于鉴别字典学习的遮挡人脸姿态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75-281, 28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98
|
[4] |
范仲鸣, 李精忠, 张小波.
矢量多边形模式识别的小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00-1405, 141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688
|
[5] |
廖海斌, 陈友斌, 陈庆虎.
基于非局部相似字典学习的人脸超分辨率与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414-142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98
|
[6] |
方天红, 陈庆虎, 廖海斌, 邱益鸣.
融合纹理与形状的人脸加权新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3): 321-326+340.
|
[7] |
熊维, 张乐飞, 杜博.
一种基于多维正交判别子空间投影的人脸识别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5): 583-587.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42
|
[8] |
周新刚, 乐阳, 叶嘉安, 王海军, 仲腾.
动态数据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城市中心识别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701-70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74
|
[9] |
黎曦, 郑宏, 刘操.
利用HSI色彩空间的PCNN人脸识别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2): 1499-1503.
|
[10] |
田晶, 张泊宇, 吴荡.
一种矢量道路网辐射模式识别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34-1238.
|
[11] |
田晶, 何遒, 周梦杰.
运用主成分分析识别道路网中的网格模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5): 604-607.
|
[12] |
袁理, 陈庆虎, 鄢煜尘, 段柳云.
两因子模型在多姿态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546-549.
|
[13] |
廖海斌, 陈庆虎, 王宏勇.
融合局部形变模型的鲁棒性人脸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877-881.
|
[14] |
晖, 卢健, 孙小芳.
人脸识别中嵌入式隐Markov模型结构的优化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573-575.
|
[15] |
卢健, 王晖.
SVD和DCT提取特征向量的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比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18-121.
|
[16] |
王坚, 高井祥, 苗李莉.
强污染单历元GPS形变信号的提取和粗差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5): 416-419.
doi: 10.13203/j.whugis2004.05.010
|
[17] |
汤仲安, 王新洲, 纪现华.
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误差模型建模机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68-972.
|
[18] |
吴栋材.
工程控制网精度设计的多元分析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3): 52-58.
|
[19] |
张正禄.
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05-113.
|
[20] |
姜万冬, 席江波, 李振洪, 丁明涛, 杨立功, 谢大帅.
模拟困难样本的Mask R-CNN滑坡分割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