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世俊.
乌鲁木齐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7): 1025-1034.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19
|
[2] |
王雨枫, 王娟.
浙江城市群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时空分异结构演变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2): 280-28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221
|
[3] |
焦利民, 刘耀林.
可持续城市化与国土空间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 1-11.
doi: 10.13203/j.whugis20200365
|
[4] |
王家耀, 武芳.
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 10-16.
doi: 10.13203/j.whugis20180357
|
[5] |
江净超, 余洁, 秦承志, 刘军志, 李润奎, 朱良君, 朱阿兴.
知识驱动下的水文模型参数智能化设置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525-530.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44
|
[6] |
付仲良, 杨元维, 高贤君, 赵星源, 逯跃锋, 陈少勤.
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道路网匹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2): 171-17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12
|
[7] |
陈能成, 王晓蕾, 肖长江, 龚健雅.
事件驱动的城市信息聚焦服务模型与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33-163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28
|
[8] |
李少英, 黎夏, 刘小平, 吴志峰, 马世发, 王芳.
基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人口多智能体模拟——快速工业化地区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306-1311.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94
|
[9] |
孟成, 彭明军, 鄂栋臣, 黄炜.
一种可动态修正的建设用地预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95-99.
|
[10] |
李宇光, 李清泉.
利用地图栅格化的海量浮动车数据道路匹配快速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724-72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71
|
[11] |
刘轶伦, 黎夏.
利用多源领域知识迁移CA的城市建设用地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695-70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060
|
[12] |
杨柳, 刘艳芳.
将微粒群和支持向量机用于耕地驱动因子选择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48-251.
|
[13] |
张立朝, 潘贞, 王青山, 郑海鹰.
本体驱动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41-645.
|
[14] |
毋河海.
S形分布的数据拟合数学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474-478.
|
[15] |
彭翀, 杜宁睿, 刘云.
大城市居住用地扩展的多主体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548-551.
|
[16] |
陈晓军, 刘庆生, 张宏业.
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60-265.
|
[17] |
罗名海.
利用CA模型进行城市空间增长动力的研究——以武汉市主城空间增长过程分析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 51-55.
|
[18] |
何国松, 祝国瑞.
基于时空分析的贫困丘陵山区耕地变化机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508-512.
|
[19] |
宁津生, 张目.
数字工程建设与空间信息产业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1): 1-3.
|
[20] |
李静波, 关雪峰, 曾星, 杨昌兰, 邢巍然, 吴华意.
长株潭城市群建成区时空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
doi: 10.13203/j.whugis20210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