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厚, 肖付民, 金绍华, 边刚, 汤寓麟.
一种基于LM算法的多波束横摇残差改正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7): 1140-1145.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03
|
[2] |
刘聪, 王正涛, 张华伟, 许智铭.
利用残差地形模型空域法精化局部地球重力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369-37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79
|
[3] |
伍冠滨, 陈俊平, 白天阳, 伍晓勐, 胡金林.
非差非组合PPP的广域星间单差天顶电离层模型及其验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6): 928-93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19
|
[4] |
种洋, 柴洪洲, 苏明晓, 郭云飞, 陈洁.
基于量测残差估计残差协方差的RAE-PEKF匹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2): 179-188.
doi: 10.13203/j.whugis20180264
|
[5] |
汤俊, 毛文飞.
多尺度ARMA残差修正模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791-79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21
|
[6] |
王勇, 任栋, 刘严萍, 李江波.
融合GNSS PWV、风速与大气污染观测的河北省春季PM2.5浓度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198-120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40
|
[7] |
魏博文, 熊威, 李火坤, 彭圣军, 徐镇凯.
融合混沌残差的大坝位移蛙跳式组合预报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9): 1272-127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70
|
[8] |
姚宜斌, 郭健健, 张豹, 胡羽丰.
湿延迟与可降水量转换系数的全球经验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45-5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85
|
[9] |
黄少滨, 杨欣欣.
基于最小平方和残差的高阶模糊联合聚类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38-242.
|
[10] |
姚朝龙, 罗志才, 刘立龙, 周波阳.
顾及地形起伏的中国低纬度地区湿延迟与可降水量转换关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07-91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09
|
[11] |
邹璇, 冯彦同, 唐卫明, 刘经南.
非差HiRIM方法与现有双差网络RTK方法的等价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276-1280.
|
[12] |
范士杰, 刘焱雄, 高兴国, 冯义楷.
顾及星间单差残差的GPS斜路径水汽含量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34-838.
|
[13] |
张小红, 何锡扬, 郭博峰, 徐运.
基于GPS非差观测值估计大气可降水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806-810.
|
[14] |
陈武, 胡丛玮, 陈永奇, 丁晓利.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18-523.
|
[15] |
陶本藻.
关于平差残差和单位权中误差的统计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409-413.
|
[16] |
余学祥, 吕伟才.
基于标准化残差的相关观测抗差估计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75-78.
|
[17] |
张方仁.
最小二乘估计残差的统计性质和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91-99.
|
[18] |
郑肇葆, 谭春健, 张润根.
按残差绝对值和最小原理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34-40.
|
[19] |
金新祥.
观测值残差和未知参数一次范数最小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3): 59-67.
|
[20] |
张方仁, 易法楷.
残差V和ι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1): 9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