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二虎, 任晓斌, 刘经南, 李连艳, 武曙光, 聂桂根.
利用LSTM网络预测月球物理天平动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1): 1815-182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318
|
[2] |
武宇翔, 严韦, 孔德庆, 张洪波, 朱新颖, 薛喜平, 戴舜, 汪赞.
使用参照物的射电望远镜中心坐标测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5): 715-72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47
|
[3] |
张艺群, 孟小亮, 金适宽, 马盈盈, 龚威, 雷连发.
武汉地区大气特征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479-488.
doi: 10.13203/j.whugis20200439
|
[4] |
冯浩通, 舒逢春, 何旋.
上海佘山VLBI站的钟差补偿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8): 1148-1153.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53
|
[5] |
刘山洪, 鄢建国, 叶茂, 李斐.
中国VLBI观测网对木星低阶重力场解算的贡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6): 862-869.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85
|
[6] |
安向东, 陈华, 姜卫平, 肖玉钢, 赵文.
长基线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及实验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690-69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91
|
[7] |
张宏鸣, 王猛, 杨勤科, 晋蓓, 王美丽, 李锐.
坡度截断对分布式土壤侵蚀学坡长提取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1): 1753-1760.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91
|
[8] |
魏二虎, 刘文杰, WEI Jianan, 金双根, 刘经南.
VLBI和GPS观测联合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和日长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66-71,9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35
|
[9] |
魏二虎, 万丽华, 金双根, 刘经南.
联合GNSS和SLR观测对地球自转参数的解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581-58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13
|
[10] |
李永生, 张景发, 李振洪, 罗毅.
利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时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74-1377.
|
[11] |
魏二虎, 李广文, 畅柳, 曹起.
利用GPS观测数据研究高频地球自转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18-821.
|
[12] |
刘建, 王琪洁, 张昊.
利用端部效应改正的LS+AR模型进行日长变化预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16-919.
|
[13] |
张燕, 吴云, 段维波, 吕品姬.
GPS长趋势变化与大地震的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75-678.
|
[14] |
魏二虎, 张奇.
利用1985~2010年VLBI数据进行日长变化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20-1023.
|
[15] |
郑彤, 边少锋.
子午线弧长反问题新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55-258.
|
[16] |
钟敏, 闫昊明, 朱耀仲, 俞永强.
全球海洋角动量变化及其大地测量的约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97-702.
|
[17] |
江敏, 钟敏, 闫昊明.
1950~2003年日长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和厄尔尼诺现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703-705.
|
[18] |
吴斌.
日长和地球引力场参数J2的长期和长周期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83-86.
|
[19] |
郭俊义.
同时顾及章动和极移的地球自转方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393-395.
|
[20] |
林银森.
广角伽氏无焦系统的筒长扩展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4): 7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