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俊楠, 刘海砚, 陈晓慧, 郭漩, 赵清波, 刘建湘, 康磊.
顾及语义知识的地理空间数据快速检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463-47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58
|
[2] |
潘晓, 张翠娟, 吴雷, 闫晓倩.
众源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文本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2): 1910-1918.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85
|
[3] |
田沁, 巩玥, 亢孟军, 孟社宁, 杜清运.
国内主流在线地理编码服务质量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51-135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79
|
[4] |
张兴国, 刘学军, 王思宁, 刘洋.
监控视频与2D地理空间数据互映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130-113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817
|
[5] |
李振, 王辉, 蒋宇雯.
相位式地面三维激光雷达实验室检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87-991.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12
|
[6] |
王明, 李清泉, 胡庆武, 周檬.
面向众源开放街道地图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90-1494.
|
[7] |
沈盛彧, 吴华意, 张彤, 刘志佳.
支持主动注册和实时服务质量监测的地理信息目录服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525-528.
|
[8] |
王奇胜, 朱长青, 许德合.
利用DFT相位的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5): 523-526.
|
[9] |
梁丹, 童小华.
利用Kullback-Laible信息量的空间数据几何纠正模型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896-899.
|
[10] |
王振峰, 刘纪平.
获取机制下的地理空间数据互操作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34-1038.
|
[11] |
徐开明, 吴华意, 龚健雅.
基于多级异构空间数据库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机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402-404.
|
[12] |
吴华意, 章汉武.
地理信息服务质量(QoGIS):概念和研究框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385-388.
|
[13] |
史玉峰, 史文中, 靳奉祥.
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混合熵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82-85.
|
[14] |
陈军, 李志林, 蒋捷, 朱庆.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58-862.
|
[15] |
周文生, 毛锋, 胡鹏.
Web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的开放式表达体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43-47.
|
[16] |
朱庆, 陈松林, 黄铎.
关于空间数据质量标准的若干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63-867.
|
[17] |
曾衍伟, 龚健雅.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及实现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686-690.
|
[18] |
李俊, 关佶红, 李玉珍.
GML空间数据存储映射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71-1074.
|
[19] |
熊汉江, 龚健雅, 朱庆.
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与可视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393-398.
|
[20] |
张巍, 许云涛, 龚健雅.
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