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浩东, 赵齐乐, 陶钧, 龙宇浩.
北斗三号卫星FCB估计及其模糊度固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9): 1439-144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68
|
[2] |
马小雪, 戴小蕾, 刘杨, 楼益栋, 刘万科, 吴迪.
固定模糊度的GLONA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2): 1932-194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60
|
[3] |
邹璇, 陈亮, 李宗楠, 唐卫明, 施闯.
基于PPP-AR模糊度快速重收敛技术提供可靠的URTK服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66-137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99
|
[4] |
陈源军, 易重海, 匡翠林, 戴吾蛟.
利用历元间坐标差信息加快动态定位中模糊度固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7): 989-99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47
|
[5] |
刘帅, 孙付平, 李海峰, 刘婧, 郝万亮.
GLONASS辅助动态GPS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9): 1238-124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94
|
[6] |
楼益栋, 姚秀光, 刘杨, 郑福.
模糊度固定与弧段长度对区域站定轨的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2): 249-25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01
|
[7] |
张明, 刘晖, 丁志刚, 汤晟佳, 范城城.
基于序贯平差的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3): 366-371.
|
[8] |
畅鑫, 左翔, 张伟.
动态PPP模糊度固定方法及实验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3): 275-278.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04
|
[9] |
郭际明, 黄长军, 喻小东, 聂智平.
利用BEMD-自适应滤波去除SAR干涉图噪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422-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13
|
[10] |
高为广, 陈谷仓.
结合自适应滤波和神经网络的GNSS/INS抗差组合导航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323-1328.
|
[11] |
张小红, 李盼, 左翔.
固定模糊度的精密单点定位几何定轨方法及结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9): 1009-1013.
|
[12] |
姚宜斌, 彭文飞, 孔建, 张豹.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281-1285.
|
[13] |
聂建亮, 程传录, 郭春喜, 蒋光伟.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因子自适应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2): 136-139.
|
[14] |
吴富梅, 杨元喜, 崔先强.
利用部分状态不符值构造的自适应因子在GPS/INS紧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156-159.
|
[15] |
吴江飞, 黄珹.
非线性自适应抗差滤波定轨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2): 187-190.
|
[16] |
张双成, 杨元喜, 张勤, 高为广.
一种基于Bancroft算法的GPS动态抗差自适应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09-311.
|
[17] |
高为广, 杨元喜, 崔先强, 张双成.
IMU/GPS组合导航系统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66-469.
|
[18] |
胡威, 殷蔚明.
一种地形遥测图像自适应滤波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5): 534-537.
|
[19] |
奚锐锋, 刘经南, 陶本藻, 陆立发.
水下机动目标轨迹跟踪的自适应估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1): 25-30.
|
[20] |
冯延明.
监测水准网的滤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