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1卷 第4期
2006, 31(4): 283-288.
摘要:
结合我国重力和地形资料及国内外较优的重力场模型,研制了适合我国重力场特征的360阶重力场模型WDM94,建立了中国新一代包括全部陆海国土的dm级(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建立了中国以GPS/水准为基础的高程异常控制网,利用海洋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我国海洋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我国陆地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研制及我国陆海(似)大地水准面的拼接;研制了江苏省、海南省、深圳市、大连市、南京市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cm级精度的省市地区(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结合GPS技术和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研制了GPS测图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结合我国重力和地形资料及国内外较优的重力场模型,研制了适合我国重力场特征的360阶重力场模型WDM94,建立了中国新一代包括全部陆海国土的dm级(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建立了中国以GPS/水准为基础的高程异常控制网,利用海洋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我国海洋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我国陆地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研制及我国陆海(似)大地水准面的拼接;研制了江苏省、海南省、深圳市、大连市、南京市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cm级精度的省市地区(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结合GPS技术和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研制了GPS测图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2006, 31(4): 289-292.
摘要:
采用密度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变密度模型来反演莫霍面深度,给出了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在波数域中计算重力异常的正演公式及界面深度的反演公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呈现出边缘浅、中部深,边缘变化快、梯度大,中间变化梯度趋缓的特点。通过对常密度模型、变密度模型及地震反演得到的莫霍面的比较,证实变密度模型更适合于莫霍面结构的反演。
采用密度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变密度模型来反演莫霍面深度,给出了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在波数域中计算重力异常的正演公式及界面深度的反演公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呈现出边缘浅、中部深,边缘变化快、梯度大,中间变化梯度趋缓的特点。通过对常密度模型、变密度模型及地震反演得到的莫霍面的比较,证实变密度模型更适合于莫霍面结构的反演。
2006, 31(4): 293-296.
摘要:
分析了不同重力场对低轨卫星运动影响的特征,并基于CHAMP卫星和GRACE卫星的真实轨道,利用轨道积分和轨道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线性分段加速度、周期性分段加速度以及虚拟随机脉冲加速度在精密定轨中对重力场模型误差的补偿效果。
分析了不同重力场对低轨卫星运动影响的特征,并基于CHAMP卫星和GRACE卫星的真实轨道,利用轨道积分和轨道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线性分段加速度、周期性分段加速度以及虚拟随机脉冲加速度在精密定轨中对重力场模型误差的补偿效果。
2006, 31(4): 297-300.
摘要:
介绍了各种不同GPS测量的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珠峰峰顶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解算珠峰高程的GPS数据处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
介绍了各种不同GPS测量的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珠峰峰顶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解算珠峰高程的GPS数据处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
2006, 31(4): 301-303.
摘要:
根据北斗双星定位系统(简称双星定位)的特点,提出了北斗双星与SINS组合的最优预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滤波方法对状态估计的一致性,研究了滤波器一致性的准则,并给出了检验的统计量。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滤波器与系统是匹配的。
根据北斗双星定位系统(简称双星定位)的特点,提出了北斗双星与SINS组合的最优预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滤波方法对状态估计的一致性,研究了滤波器一致性的准则,并给出了检验的统计量。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滤波器与系统是匹配的。
2006, 31(4): 304-307.
摘要:
介绍了Bayesian Networks(简称BNs)产生“Tuned”模板新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BNs法与蚁群行为仿真技术和单纯形法组合的方法。通过实际航空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对纹理影像的识别率是令人满意的,同时还将新方法与遗传算法的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介绍了Bayesian Networks(简称BNs)产生“Tuned”模板新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BNs法与蚁群行为仿真技术和单纯形法组合的方法。通过实际航空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对纹理影像的识别率是令人满意的,同时还将新方法与遗传算法的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2006, 31(4): 308-311.
摘要:
分析了ADS40影像变形的原因,探讨了ADS40影像几何预处理的两种方法及关键技术。
分析了ADS40影像变形的原因,探讨了ADS40影像几何预处理的两种方法及关键技术。
2006, 31(4): 312-315.
摘要:
提出了一种顾及空间邻域关系的多时相SAR影像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采用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模型描述SAR比值差异图像的空间上下文信息,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EM-MPM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实例研究表明,与未顾及空间上下文信息的EM双阈值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变化区域提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提出了一种顾及空间邻域关系的多时相SAR影像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采用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模型描述SAR比值差异图像的空间上下文信息,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EM-MPM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实例研究表明,与未顾及空间上下文信息的EM双阈值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变化区域提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006, 31(4): 316-320.
摘要:
讨论了面向对象和规则的光学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分割形成影像对象,建立对象的层次结构,计算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等,利用对象、特征形成分类规则,并通过不同对象层间信息的传递和合并实现对影像的分类。并以北京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讨论了面向对象和规则的光学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分割形成影像对象,建立对象的层次结构,计算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拓扑特征等,利用对象、特征形成分类规则,并通过不同对象层间信息的传递和合并实现对影像的分类。并以北京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2006, 31(4): 321-324.
摘要:
以光谱均质单元———图斑作为空间对象粒度的基本单元,采用图斑邻域搜索算法,获取不同类别图斑间的空间关系。在ERDAS专家分类系统中,根据图斑相邻关系以及DEM信息对初始分类结果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湿地、草地和农业用地的分类精度。
以光谱均质单元———图斑作为空间对象粒度的基本单元,采用图斑邻域搜索算法,获取不同类别图斑间的空间关系。在ERDAS专家分类系统中,根据图斑相邻关系以及DEM信息对初始分类结果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湿地、草地和农业用地的分类精度。
2006, 31(4): 325-328.
摘要:
用模糊ARTMAP(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map)神经网络算法对CBERS-2数据进行了分类实践。首先介绍了模糊ARTMA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和具体训练分类过程;然后用2004年9月新疆石河子地区的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试验,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统计的最大似然法(MLC)、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的分类结果作比较,总分类精度比MLC和BP算法分别提高9.9%和4.6%。结果表明,模糊ART-MAP对试验区CBERS-2影像上的裸地识别能力很强,对高分辨率的CBERS-2影像可获得很好的分类结果。
用模糊ARTMAP(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map)神经网络算法对CBERS-2数据进行了分类实践。首先介绍了模糊ARTMA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和具体训练分类过程;然后用2004年9月新疆石河子地区的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试验,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统计的最大似然法(MLC)、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的分类结果作比较,总分类精度比MLC和BP算法分别提高9.9%和4.6%。结果表明,模糊ART-MAP对试验区CBERS-2影像上的裸地识别能力很强,对高分辨率的CBERS-2影像可获得很好的分类结果。
2006, 31(4): 329-331.
摘要:
将图像系数尺度内相关模型较强的去噪能力与尺度间相关模型保持边缘的优越性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尺度图像去噪方法。同时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相似性(SSIM)指数的图像质量标准来衡量初始去噪图像和融合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程度,评估图像保持边缘和去噪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数据融合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去噪性能
将图像系数尺度内相关模型较强的去噪能力与尺度间相关模型保持边缘的优越性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尺度图像去噪方法。同时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相似性(SSIM)指数的图像质量标准来衡量初始去噪图像和融合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程度,评估图像保持边缘和去噪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数据融合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去噪性能
2006, 31(4): 332-335.
摘要:
提出了一种结合帧间差和减背景的运动目标提取算法,在使用差值图像的高阶统计量检测运动对象的同时估计可靠的背景模型,并通过背景选择性替换机制解决局部背景区域变化的问题。算法需调整的参数少,易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提出了一种结合帧间差和减背景的运动目标提取算法,在使用差值图像的高阶统计量检测运动对象的同时估计可靠的背景模型,并通过背景选择性替换机制解决局部背景区域变化的问题。算法需调整的参数少,易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6, 31(4): 336-339.
摘要:
一直以来,数码相机的检测都是利用传统的直接线性解,因此,必须布设一个高精度的控制检测场。为了能够实现无控测量,采用了相机自检校法,并取得了和直接线性解一致的结果。
一直以来,数码相机的检测都是利用传统的直接线性解,因此,必须布设一个高精度的控制检测场。为了能够实现无控测量,采用了相机自检校法,并取得了和直接线性解一致的结果。
2006, 31(4): 340-343.
摘要:
利用k-均值算法和覆盖体积与重叠体积之和作为分组的综合指标,改进了现有的三维空间聚簇分组和R树插入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显著减少了R树兄弟节点之间的重叠现象,而且节点尺寸均匀,有利于海量三维空间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实时可视化应用。
利用k-均值算法和覆盖体积与重叠体积之和作为分组的综合指标,改进了现有的三维空间聚簇分组和R树插入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显著减少了R树兄弟节点之间的重叠现象,而且节点尺寸均匀,有利于海量三维空间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实时可视化应用。
2006, 31(4): 344-347.
摘要:
从系统的简单性和高效性出发,将整型小波变换运用于DEM数据,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编码方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DEM数据进行了压缩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出有关DEM数据压缩的一些规律。
从系统的简单性和高效性出发,将整型小波变换运用于DEM数据,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编码方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DEM数据进行了压缩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出有关DEM数据压缩的一些规律。
2006, 31(4): 348-351.
摘要:
在分析系统应用领域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词典,提出了基于扩展ER空间数据库环境的全匹配分词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解决了切分歧义和未登录词的问题,并通过一个实验原型对设计进行了验证,为GIS中文查询语句的正确理解提供了有效的语义信息。
在分析系统应用领域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词典,提出了基于扩展ER空间数据库环境的全匹配分词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解决了切分歧义和未登录词的问题,并通过一个实验原型对设计进行了验证,为GIS中文查询语句的正确理解提供了有效的语义信息。
2006, 31(4): 352-355.
摘要:
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需要设计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与开发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LBS体系结构(WS-LBS),并设计了WS-LBS系统框架,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的构建与发布机制,扩展了终端用户,实现了一个WS-LBS原型系统。
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需要设计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与开发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LBS体系结构(WS-LBS),并设计了WS-LBS系统框架,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的构建与发布机制,扩展了终端用户,实现了一个WS-LBS原型系统。
2006, 31(4): 356-359.
摘要:
在研究现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定义的元数据框架及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操作的、面向对象的元数据内容框架和分级的、基于地图的元数据组织方式,方便了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的检索、查找和获取。
在研究现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定义的元数据框架及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操作的、面向对象的元数据内容框架和分级的、基于地图的元数据组织方式,方便了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的检索、查找和获取。
2006, 31(4): 360-363.
摘要:
基于道路网络的知识,探讨了定义一个层次拓扑来帮助路径寻找及如何确定层次之间转换的入/出结点,并结合启发式技术来提高路径计算性能的路径寻找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也会产生一个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的解。
基于道路网络的知识,探讨了定义一个层次拓扑来帮助路径寻找及如何确定层次之间转换的入/出结点,并结合启发式技术来提高路径计算性能的路径寻找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也会产生一个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的解。
2006, 31(4): 364-367.
摘要:
利用1980、1995、2000年三期遥感影像,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解译提取了吉林省20 a景观类型空间信息,选取景观多样性、破碎化、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分析吉林省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演变。
利用1980、1995、2000年三期遥感影像,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解译提取了吉林省20 a景观类型空间信息,选取景观多样性、破碎化、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分析吉林省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演变。
2006, 31(4): 368-370.
摘要:
面向网络教育教学视频传输的需求,对视频传输所涉及的视频编码、网络带宽自适应等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面向网络教育教学视频传输的需求,对视频传输所涉及的视频编码、网络带宽自适应等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2006, 31(4): 371-374.
摘要:
对图像信息隐藏chi-square检测算法的特性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改变隐藏载体的分布特性、非LSB(least significant bits)嵌入和随机嵌入三种抗检测的算法思想,分析了EzStego v2.0b3和Jsteg v4.0隐写软件隐藏算法存在的弱点,并进行了改进,达到了抵御chi-square检测法的目的。
对图像信息隐藏chi-square检测算法的特性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改变隐藏载体的分布特性、非LSB(least significant bits)嵌入和随机嵌入三种抗检测的算法思想,分析了EzStego v2.0b3和Jsteg v4.0隐写软件隐藏算法存在的弱点,并进行了改进,达到了抵御chi-square检测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