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杰龙, 杨玲, 陈义, 沈云中.
结合季节调整和NAR神经网络的流域地下水储量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0): 1796-1804.
doi: 10.13203/j.whugis20210584
|
[2] |
许强, 蒲川豪, 赵宽耀, 何攀, 张含悦, 刘佳良.
延安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时序InSAR监测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957-969.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46
|
[3] |
朱同同, 史绪国, 周超, 蒋厚军, 张路, 廖明生.
利用2016—2020年Sentinel-1数据监测与分析三峡库区树坪滑坡稳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60-156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47
|
[4] |
高梦瑶, 许才军, 刘洋.
青藏高原西北缘时序InSAR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48-1559.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54
|
[5] |
张双成, 司锦钊, 徐永福, 牛玉芬, 樊茜佑, 朱武, 安鹏, 郭衍辉.
时序InSAR用于安康膨胀土机场稳定性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19-1528.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23
|
[6] |
蒲川豪, 许强, 蒋亚楠, 赵宽耀, 何攀, 张含悦, 李骅锦.
延安新区地面沉降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时序InSAR监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728-1738.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72
|
[7] |
师芸, 李伟轩, 唐亚明, 席磊, 孟欣.
时序InSAR技术在地球环境监测及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交城-清徐地区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1): 1613-162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68
|
[8] |
肖儒雅, 何秀凤.
时序InSAR水库大坝形变监测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334-1341.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27
|
[9] |
徐斌, 张艳.
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866-87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95
|
[10] |
何平, 许才军, 温扬茂, 丁开华, 王琪.
时序InSAR的误差模型建立及模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52-75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369
|
[11] |
李永生, 张景发, 李振洪, 姜文亮, 罗毅, 赵勇.
时序InSAR离散相干点相位解缠误差检查与校正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199-1203.
|
[12] |
杨成生, 张勤, 赵超英, 季灵运.
短基线集InSAR技术用于大同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缝及断裂活动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45-95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56
|
[13] |
尚琳, 任前义, 张锐, 李国通.
利用锚固站时序差分测量消除星座旋转误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20-924.
|
[14] |
李永生, 张景发, 李振洪, 罗毅.
利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时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74-1377.
|
[15] |
何平, 温扬茂, 许才军, 李志才.
用多时相InSAR技术研究廊坊地区地下水体积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181-1185.
|
[16] |
肖金群, 李志伟, 汪长城, 丁晓利.
相位补偿SAR差分干涉提取山区DEM算法及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3): 334-338.
|
[17] |
陆付民, 王尚庆, 李劲, 严学清.
顾及地下水位因子的卡尔曼滤波模型在滑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184-1187.
|
[18] |
许小兰, 李斐.
InSAR及其差分技术在仲巴地震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27-729.
|
[19] |
董玉森, GeLinlin, ChangHsingchun, 张志.
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888-891.
|
[20] |
刘鼎文, 鲁家珍, 宋文尧, 张牙.
无越流补给承压含水层不完整井非稳定流单井排放诱发地壳形变的定量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22-124,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