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俊, 曹成度, 姜卫平, 周吕.
利用小波包系数信息熵去除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有色噪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9): 1309-131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53
|
[2] |
许承权, 范千.
基于ICEEMD-ICA与MDP准则的变形监测数据去噪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1): 1658-1665.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74
|
[3] |
戴海亮, 孙付平, 姜卫平, 肖凯, 朱新慧, 刘婧.
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奇异谱分析在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3): 371-38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07
|
[4] |
罗亦泳, 黄城, 张静影.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变形监测数据去噪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5): 784-790.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37
|
[5] |
吴浩, 卢楠, 邹进贵, 郭世泰.
GNSS变形监测时间序列的改进型3σ粗差探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282-128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38
|
[6] |
马俊, 姜卫平, 周晓慧, 邓连生, 周伯烨.
联合小波和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分析中国IGS测站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4): 629-63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31
|
[7] |
陈西江, 张小平, 章涛, 吴浩, 安庆.
利用误差熵确定激光点云变形可监测指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1): 1681-168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45
|
[8] |
郭爱智, 王勇, 苏晓庆, 李建勇.
利用小波分解重构提取高频GPS数据静态永久性变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192-1195.
|
[9] |
任超, 沙磊, 卢献健.
一种改进小波阀值算法的变形监测数据滤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73-875.
|
[10] |
尹晖, 朱锋.
时序数据去噪中的小波策略及评价指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74-1377.
|
[11] |
李宗春, 邓勇, 张冠宇, 杨晓晖.
变形测量异常数据处理中小波变换最佳级数的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85-288.
|
[12] |
匡翠林, 戴吾蛟.
GPS监测高层建筑风致振动变形及小波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024-1028.
|
[13] |
秦承志, 朱阿兴, 李宝林, 裴韬.
坡位的分类及其空间分布信息的定量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74-377.
|
[14] |
白建荣, 贾永红, 潘鹏.
一种修改JPEG图像量化表的信息隐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236-1239.
|
[15] |
王新洲, 范千, 许承权, 李昭.
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大坝变形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69-471.
|
[16] |
张目1, 边馥苓1.
地理信息工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74-177.
|
[17] |
潘国荣.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动态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483-487.
|
[18] |
李朝奎, 龙四春, 李鸿雁.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变形监测必要精度指标的确定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270-273.
|
[19] |
陈永奇, 邓康伟.
以可区分度量为准则进行变形监测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4): 29-33.
|
[20] |
徐培亮.
应用时间序列方法作大坝变形预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