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永兴, 谭述森, 任夏, 贾小林.
GNSS全球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5): 768-775.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39
|
[2] |
李涌涛, 李建文, 魏绒绒, 师一帅, 张硕, 车通宇.
全球电离层TEC格网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5): 776-78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31
|
[3] |
汤俊, 毛文飞.
多尺度ARMA残差修正模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791-79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21
|
[4] |
王乐洋, 赵雄, 高华.
大地测量地震断层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两步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265-1273, 1311.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82
|
[5] |
王乐洋, 李海燕, 陈汉清.
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断层参数模型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3): 347-35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85
|
[6] |
江颖, 胡小刚.
利用芦山地震自由振荡信号检验中国大陆超导重力仪的高频特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583-58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57
|
[7] |
邓东平, 朱良保, 王清东, 陈浩朋.
波形反演震源机制中的权重优化:应用于2013年芦山地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16-62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72
|
[8] |
王泽民, 车国伟, 安家春.
南极威德尔海电离层异常的综合观测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21-1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70
|
[9] |
陈鹏, 陈家君.
2012-04-11苏门答腊地震同震电离层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882-88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16
|
[10] |
杨国华, 朱爽, 梁洪宝, 杨博.
芦山Ms 7.0级地震震前及同震地表形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 121-127.
|
[11] |
王成, 王解先, 段兵兵.
附有国际参考电离层约束的全球电离层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1): 1340-1346.
|
[12] |
蔡华, 李子申, 王敏, 孙汉荣.
汶川Mw7.9与日本Mw9.0地震同震电离层扰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716-719.
|
[13] |
章红平, 韩文慧, 黄玲, 耿长江.
地基GNSS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0): 1186-1189.
|
[14] |
陈鹏, 姚宜斌, 吴寒.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7-270.
|
[15] |
黄坚, 钟志峰.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杂波抑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2): 248-251.
|
[16] |
归庆明, 李涛, 衡广辉.
时间序列异常值探测的Bayes方法及其在电离层VTEC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7): 802-806.
|
[17] |
林剑, 吴云, 祝芙英.
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75-978.
|
[18] |
牛飞, 韩春好, 张义生.
局部电离层异常对局域增强系统的影响及其监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444-448.
|
[19] |
孟泱, 王泽民, 鄂栋臣.
基于GPS数据的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81-84.
|
[20] |
李征航, 陈锴, 刘万科, 黄欢.
顾及f~3项的电离层延迟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3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