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子强, 辛洁, 郭睿, 李晓杰, 唐成盼, 田翌君.
基于北斗星间链路的卫星自主导航可行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 55-6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38
|
[2] |
张春森, 王西旗, 郭丙轩.
城市环境下基于C/S架构的影像空间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978-98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55
|
[3] |
李德仁, 刘立坤, 邵振峰.
集成倾斜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环境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427-43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82
|
[4] |
朱剑锋, 陈珉.
语义异构环境下基于本体的供应链知识协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123-126.
|
[5] |
孟轶男, 樊士伟, 李罡, 高为广.
利用GNSS星间链路对中高轨航天器测定轨的可行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445-449.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15
|
[6] |
毛悦, 宋小勇, 贾小林, 吴显兵.
星间链路观测数据归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01-1206.
|
[7] |
毛庆洲, 周宝定, 李清泉, 李德识.
移动模型对车用自组网路由协议仿真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09-812.
|
[8] |
周宝定, 毛庆洲, 李清泉, 谭文虎.
城市环境中车用自组网链路动态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311-314.
|
[9] |
韩松辉, 归庆明, 李建文, 杜院录.
混合星座星间链路的建立以及连通性和稳健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14-1019.
|
[10] |
谭文虎, 李清泉.
利用位置服务信息的车用自组织网络有效路由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126-1129.
|
[11] |
邓钧忆, 刘衍珩, 王健.
车载自组网可信节点与可信路由分析及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5): 607-609.
|
[12] |
李清泉, 熊炜.
高速公路场景中车用自组织网络节点平均度的快速计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01-904.
|
[13] |
彭三城, 贾维嘉, 王国军.
移动自组网中抗毁性定量评估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95-1098.
|
[14] |
张毅, 王小非, 夏学知, 徐海樵.
移动自组网中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密钥管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9): 821-824.
|
[15] |
蒋晶珏, 张祖勋, 明英.
复杂城市环境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02-405.
|
[16] |
贾文珏, 李斌, 龚健雅.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动态GIS服务链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82-985.
|
[17] |
黄声享, 李沛鸿, 杨保岑, 向东.
GPS动态监测中多路径效应的规律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877-880.
|
[18] |
罗亚波, 陈定方, 肖田元.
虚拟加工环境中的工件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2): 238-241.
|
[19] |
詹庆明, 周婕, 肖映辉.
用GIS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2): 167-171.
|
[20] |
徐肇忠.
多层次模糊模型综合评判城市环境质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4): 3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