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7卷 第2期
2012, 37(2): 127-131.
摘要:
以典型的群体合作编辑应用——维基百科作为分析对象,从词条、编辑者以及词条和编辑者之间的编辑关系等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近年来对维基百科的统计分析方法和主要结论,讨论了将统计分析结论应用于信息服务的问题。
以典型的群体合作编辑应用——维基百科作为分析对象,从词条、编辑者以及词条和编辑者之间的编辑关系等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近年来对维基百科的统计分析方法和主要结论,讨论了将统计分析结论应用于信息服务的问题。
2012, 37(2): 132-135.
摘要:
引用概率潜语义分析(PLSA)技术作了航空影像图像分割的尝试,介绍了PLSA图像分割的原理方法和分割的具体算法。通过三幅航空影像分割实验,并与生物地理学图像分割(BBOIS)方法和基于吸引子算法的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图像分割方法。
引用概率潜语义分析(PLSA)技术作了航空影像图像分割的尝试,介绍了PLSA图像分割的原理方法和分割的具体算法。通过三幅航空影像分割实验,并与生物地理学图像分割(BBOIS)方法和基于吸引子算法的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图像分割方法。
2012, 37(2): 136-140.
摘要:
试图从离散点云数据中寻找影像的同名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传统的基于同名特征点的配准方法难以使用。应用共线方程作为严格配准模型,利用LiDAR点云空间中的线特征替代传统配准模型中的点特征,取得了高精度的配准结果,同时对点云密度和影像分辨率之间的尺度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
试图从离散点云数据中寻找影像的同名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传统的基于同名特征点的配准方法难以使用。应用共线方程作为严格配准模型,利用LiDAR点云空间中的线特征替代传统配准模型中的点特征,取得了高精度的配准结果,同时对点云密度和影像分辨率之间的尺度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
2012, 37(2): 141-144.
摘要:
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进行黄河凌汛监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决策树的冰凌提取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能有效地提取出黄河的冰凌范围,对黄河凌汛监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进行黄河凌汛监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决策树的冰凌提取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利用HJ-1A/1B卫星CCD数据能有效地提取出黄河的冰凌范围,对黄河凌汛监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012, 37(2): 145-14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极值抑制的Harris算子,实现了特征点和边缘线的联合提取。采用基于主方向的边缘跟踪,实现了边缘的矢量化存储。实验证明,改进后的Harris算子在特征点和边缘线联合提取时较原始算法效果更好。本算法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边缘线进行拟合,从而进一步对边缘特征进行描述,有利于数据管理和后期的特征匹配。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极值抑制的Harris算子,实现了特征点和边缘线的联合提取。采用基于主方向的边缘跟踪,实现了边缘的矢量化存储。实验证明,改进后的Harris算子在特征点和边缘线联合提取时较原始算法效果更好。本算法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边缘线进行拟合,从而进一步对边缘特征进行描述,有利于数据管理和后期的特征匹配。
2012, 37(2): 149-153.
摘要:
以IKONOS影像为例,从常用的五类融合方法的缺点出发,通过分析植被对融合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顾及植被影响的基于变换融合和滤波融合的组合融合模型,并总结出影响融合质量的三个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并集成了改进方法,以提高融合质量。结合真实影像融合实验,比较了不同的改进组合融合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常用方法,基于组合模型的融合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采用改进植被指数固定阈值植被分离法、变换融合改进方法和滤波融合改进方法的组合融合方法具有最优的融合效果,是一种能有效提高IKONOS影像融合质量的实用方法。
以IKONOS影像为例,从常用的五类融合方法的缺点出发,通过分析植被对融合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顾及植被影响的基于变换融合和滤波融合的组合融合模型,并总结出影响融合质量的三个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并集成了改进方法,以提高融合质量。结合真实影像融合实验,比较了不同的改进组合融合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常用方法,基于组合模型的融合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采用改进植被指数固定阈值植被分离法、变换融合改进方法和滤波融合改进方法的组合融合方法具有最优的融合效果,是一种能有效提高IKONOS影像融合质量的实用方法。
2012, 37(2): 154-159.
摘要:
将对偶四元数应用于摄影测量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对偶四元数的航空影像区域网平差解算方法。相比于常规的平差方法和四元数方法,该算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影像的摄站位置和姿态以一个单位对偶四元数整体表示,从而构建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区域网平差模型,并采用具有约束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解算。利用两个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实际航空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差精度与常规的区域网平差方法相当,对影像比例尺及控制点的数量与分布的需求也与常规的平差方法基本相同,为对当前轻小平台获取航空影像进行摄影测量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将对偶四元数应用于摄影测量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对偶四元数的航空影像区域网平差解算方法。相比于常规的平差方法和四元数方法,该算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影像的摄站位置和姿态以一个单位对偶四元数整体表示,从而构建基于对偶四元数的区域网平差模型,并采用具有约束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解算。利用两个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实际航空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差精度与常规的区域网平差方法相当,对影像比例尺及控制点的数量与分布的需求也与常规的平差方法基本相同,为对当前轻小平台获取航空影像进行摄影测量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2012, 37(2): 160-164.
摘要:
首先对航拍图像进行小尺度高斯滤波;然后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检测幅度图像;再在边缘检测幅度图像中进行启发式搜索连接,提取出符合直线模型的直线搜索轨迹;最后根据直线搜索轨迹的判别获取直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航拍图像中提取出真实的直线,是一种有效的直线提取算法。
首先对航拍图像进行小尺度高斯滤波;然后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检测幅度图像;再在边缘检测幅度图像中进行启发式搜索连接,提取出符合直线模型的直线搜索轨迹;最后根据直线搜索轨迹的判别获取直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航拍图像中提取出真实的直线,是一种有效的直线提取算法。
2012, 37(2): 165-169.
摘要:
指纹方向场真实地反映了指纹图像中本质的纹理特征,包括指纹的基本形状、结构和走势。方向场图像在局部区域表现相对一致,而在全局范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方向场对指纹图像进行分区,可以提供一种有用的辅助性全局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指纹图像快速分区方法,并结合一种基于局部描述子的指纹图像匹配算法给出了其应用实例。在FVC2004DB1数据集上设计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分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识别率,同时缩短处理时间。
指纹方向场真实地反映了指纹图像中本质的纹理特征,包括指纹的基本形状、结构和走势。方向场图像在局部区域表现相对一致,而在全局范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方向场对指纹图像进行分区,可以提供一种有用的辅助性全局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指纹图像快速分区方法,并结合一种基于局部描述子的指纹图像匹配算法给出了其应用实例。在FVC2004DB1数据集上设计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分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识别率,同时缩短处理时间。
2012, 37(2): 170-173.
摘要:
利用单个基准站提供的改正信息对流动站的单频观测值数据进行改正,同时引入电离层参数进行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进行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PP)计算。相比传统的单频PPP方法,本文方法对单频PPP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定位精度优于2cm,且受基准站距离的影响较小。
利用单个基准站提供的改正信息对流动站的单频观测值数据进行改正,同时引入电离层参数进行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进行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PP)计算。相比传统的单频PPP方法,本文方法对单频PPP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定位精度优于2cm,且受基准站距离的影响较小。
2012, 37(2): 174-177.
摘要:
直接从条件方程或误差方程系数阵入手,利用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对系数阵进行三角分解,实现最小二乘求解,导出了基于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求解系数阵广义逆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给出了通过广义逆表示的未知数解向量及其协因数阵的数学表达式。计算过程不仅避免了对矩阵的求逆,并从理论上解决了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由于舍入误差的影响表现出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具有秩亏系数阵方程组解的不唯一性。算例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可以处理包括秩亏阵在内的任意矩阵;在处理不设起算数据的变形监测网观测数据时,能够方便地获得其经典解、伪逆解或拟稳解,而不需要重复计算。
直接从条件方程或误差方程系数阵入手,利用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对系数阵进行三角分解,实现最小二乘求解,导出了基于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求解系数阵广义逆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给出了通过广义逆表示的未知数解向量及其协因数阵的数学表达式。计算过程不仅避免了对矩阵的求逆,并从理论上解决了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由于舍入误差的影响表现出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具有秩亏系数阵方程组解的不唯一性。算例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可以处理包括秩亏阵在内的任意矩阵;在处理不设起算数据的变形监测网观测数据时,能够方便地获得其经典解、伪逆解或拟稳解,而不需要重复计算。
2012, 37(2): 178-182.
摘要:
基于传统的三维基准转换方法及经典最小二乘(LS)理论,引入混合整体最小二乘(LS-TLS)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测量平差原理建立附有约束条件的加权模型,并通过Euler-Lagrange逼近法推导出含有初始值的迭代算法,解决了模型与实际测量条件更加匹配的问题;给出了该模型下三维基准转换的实例,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权因素的影响。
基于传统的三维基准转换方法及经典最小二乘(LS)理论,引入混合整体最小二乘(LS-TLS)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测量平差原理建立附有约束条件的加权模型,并通过Euler-Lagrange逼近法推导出含有初始值的迭代算法,解决了模型与实际测量条件更加匹配的问题;给出了该模型下三维基准转换的实例,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权因素的影响。
2012, 37(2): 183-186.
摘要:
附加约束条件的层析解算方法是克服GPS水汽层析观测方程不适定性的主要方法,为了避免该方法中水平约束方程权阵的选取不当对水汽层析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将选权拟合法应用到对流层水汽参数反演中。首先利用水汽参数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构建参数权矩阵,并利用L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然后利用模拟实验对该方法在水汽层析解算中的应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观测方程的不适定性,反演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
附加约束条件的层析解算方法是克服GPS水汽层析观测方程不适定性的主要方法,为了避免该方法中水平约束方程权阵的选取不当对水汽层析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将选权拟合法应用到对流层水汽参数反演中。首先利用水汽参数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构建参数权矩阵,并利用L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然后利用模拟实验对该方法在水汽层析解算中的应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观测方程的不适定性,反演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
2012, 37(2): 187-190.
摘要:
综合应用小波多重分解法和小波多尺度边缘重构方法研究了重力异常的分离,发现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影响的有效分离,为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合理分离提供了参考。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应用该分离方法对琉球俯冲带地区的重力异常进行了分离。在纵向分离中,提出根据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的相关性确定合适的分离尺度。在小波多尺度边缘分析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尺度范围同样可以达到分离横向重力异常的效果,而且比多尺度边缘重构方法简单。
综合应用小波多重分解法和小波多尺度边缘重构方法研究了重力异常的分离,发现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影响的有效分离,为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合理分离提供了参考。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应用该分离方法对琉球俯冲带地区的重力异常进行了分离。在纵向分离中,提出根据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的相关性确定合适的分离尺度。在小波多尺度边缘分析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尺度范围同样可以达到分离横向重力异常的效果,而且比多尺度边缘重构方法简单。
2012, 37(2): 191-194.
摘要:
借助PPP软件,利用位于日本及周边国家的IGS跟踪站和国家海洋局GPS业务观测站数据,提取2011年3月11日日本里氏9.0级特大地震的震时、震后地表震动信息和水汽信息。首先采用动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的震时水平运动轨迹、震时三维坐标时间序列以及站点上空大气可降水量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静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震前和震后的单天解坐标。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GPS站点的震时地表三维形变过程和震后地表永久性形变,验证了日本震后灾区的降雪过程,为GPS技术用于地震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借助PPP软件,利用位于日本及周边国家的IGS跟踪站和国家海洋局GPS业务观测站数据,提取2011年3月11日日本里氏9.0级特大地震的震时、震后地表震动信息和水汽信息。首先采用动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的震时水平运动轨迹、震时三维坐标时间序列以及站点上空大气可降水量的动态变化;然后采用静态PPP方法得到GPS站点震前和震后的单天解坐标。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GPS站点的震时地表三维形变过程和震后地表永久性形变,验证了日本震后灾区的降雪过程,为GPS技术用于地震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2012, 37(2): 195-198.
摘要: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07年的GPS复测资料,建立起整体无净旋转基准,分析了山西地堑系内部地壳运动的细节特征,并利用图形单元法分析了其应变场的分布特征,深入剖析了地壳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得出山西地堑系现今构造应变场以NW-SE向拉张应变为主,与区域现代震源机制解及长期构造变形背景相一致;临汾、大同盆地是地堑内剪切应变高值区,现今地壳活动强烈。解释了地堑系内形变异常区的成因,由此揭示出连接临汾与太原盆地的构造隆起带两端的现今地壳活动十分强烈,并同时兼有拉张破裂趋势这一重要的构造事件。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07年的GPS复测资料,建立起整体无净旋转基准,分析了山西地堑系内部地壳运动的细节特征,并利用图形单元法分析了其应变场的分布特征,深入剖析了地壳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得出山西地堑系现今构造应变场以NW-SE向拉张应变为主,与区域现代震源机制解及长期构造变形背景相一致;临汾、大同盆地是地堑内剪切应变高值区,现今地壳活动强烈。解释了地堑系内形变异常区的成因,由此揭示出连接临汾与太原盆地的构造隆起带两端的现今地壳活动十分强烈,并同时兼有拉张破裂趋势这一重要的构造事件。
2012, 37(2): 199-204.
摘要:
利用大气压强、温度、密度等与风场之间的关系,通过大气折射指数、高度及温度数据均可以推算出大气风场,选用2007年1、4、7和10月COSMIC掩星观测的压强和折射率、高度、温度等月平均数据,构建了三种推算大气风场的方法。从风场的纬度高度分布、经度纬度分布及纬圈平均纬向风在不同季节的特性等方面,将计算结果与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风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模式风场基本一致,能够反映出中高纬度大气风场的变化规律,偏差随高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1hPa等压面以下偏差在10m/s以内。采用不同掩星数据推算出的大气风场之间的彼此差别很小,折射率与温度资料推算的大气风场几乎相同,高度数据推算出的风场相对前两者偏差稍大,但一般不超过2m/s。
利用大气压强、温度、密度等与风场之间的关系,通过大气折射指数、高度及温度数据均可以推算出大气风场,选用2007年1、4、7和10月COSMIC掩星观测的压强和折射率、高度、温度等月平均数据,构建了三种推算大气风场的方法。从风场的纬度高度分布、经度纬度分布及纬圈平均纬向风在不同季节的特性等方面,将计算结果与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风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模式风场基本一致,能够反映出中高纬度大气风场的变化规律,偏差随高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1hPa等压面以下偏差在10m/s以内。采用不同掩星数据推算出的大气风场之间的彼此差别很小,折射率与温度资料推算的大气风场几乎相同,高度数据推算出的风场相对前两者偏差稍大,但一般不超过2m/s。
2012, 37(2): 205-209.
摘要:
对Ohnishi等提出的长距离联系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格网划分的超级节点LRC路由方法,该方法只对格网中的超级节点建立同行和同列的LRC链接,路由主要通过超级节点完成。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路由效率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节点的度,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对Ohnishi等提出的长距离联系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格网划分的超级节点LRC路由方法,该方法只对格网中的超级节点建立同行和同列的LRC链接,路由主要通过超级节点完成。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路由效率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节点的度,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2012, 37(2): 210-21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相似度的语义模式匹配方法,首先对元素标签进行概念化,其次计算元素标签间的语义关系,再次计算节点概念并转化成合取范式CNF,最后利用命题可满足性问题解决器SAT验证节点间的概念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匹配的查全率、精度和整体质量。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相似度的语义模式匹配方法,首先对元素标签进行概念化,其次计算元素标签间的语义关系,再次计算节点概念并转化成合取范式CNF,最后利用命题可满足性问题解决器SAT验证节点间的概念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匹配的查全率、精度和整体质量。
2012, 37(2): 215-219.
摘要:
基于二型模糊集的C均值聚类方法对全球时序海表温度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全球海表温度异常的典型聚类模式,并从聚类中心挖掘出潜在的海洋气候指数。
基于二型模糊集的C均值聚类方法对全球时序海表温度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全球海表温度异常的典型聚类模式,并从聚类中心挖掘出潜在的海洋气候指数。
2012, 37(2): 220-223.
摘要:
图斑合并(聚合和融合)是专题地图综合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将小于面积阈值的图斑群的空间视觉冲突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重点讨论了邻接小图斑群的渐进式合并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简化了整个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使得合并前后的变化值达到最小。
图斑合并(聚合和融合)是专题地图综合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将小于面积阈值的图斑群的空间视觉冲突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重点讨论了邻接小图斑群的渐进式合并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简化了整个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使得合并前后的变化值达到最小。
2012, 37(2): 224-22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度量的不同比例尺地图数据网状要素匹配算法。首先进行结点、弧段的粗匹配,然后利用结点-弧段拓扑关系的相似性和离散Fréchet距离进行精确匹配,匹配过程将几何、语义、拓扑、结点和弧段匹配有效结合起来,最后以可视化方式将不同匹配结果进行显示,以便人机交互。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匹配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同名道路,并提高匹配的正确率和速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度量的不同比例尺地图数据网状要素匹配算法。首先进行结点、弧段的粗匹配,然后利用结点-弧段拓扑关系的相似性和离散Fréchet距离进行精确匹配,匹配过程将几何、语义、拓扑、结点和弧段匹配有效结合起来,最后以可视化方式将不同匹配结果进行显示,以便人机交互。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匹配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同名道路,并提高匹配的正确率和速度。
2012, 37(2): 229-232.
摘要:
利用电子地图中透明度视觉变量产生的虚实感,在对当前焦点时刻时空内容进行完全表达的同时,以不同透明度图形对时间上下文中的内容进行辅助表达,实现兼顾焦点时刻和时间上下文的时空可视化。该方法能够从时间全局上描绘时空对象的时间分布和时态关系,帮助把握时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更加高效地利用地图幅面,时空信息量更加丰富。
利用电子地图中透明度视觉变量产生的虚实感,在对当前焦点时刻时空内容进行完全表达的同时,以不同透明度图形对时间上下文中的内容进行辅助表达,实现兼顾焦点时刻和时间上下文的时空可视化。该方法能够从时间全局上描绘时空对象的时间分布和时态关系,帮助把握时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更加高效地利用地图幅面,时空信息量更加丰富。
2012, 37(2): 233-236.
摘要:
分析了网络上构建兴趣点管理体系的现状,顾及语义要素对于不同尺度特征数据符号化的积极作用及结合超媒体模型信息链的组织特点,探讨了POI信息组织方案,并在充分考虑瓦片数据组织方式的特点及当前成熟Web技术综合表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纯B/S架构的POI可视化策略。以湖北省福利彩票网点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策略不仅能借助可视化的统计分析结果直观地提供辅助决策参考,且较强的平台移植性可服务于各类专题POI应用。
分析了网络上构建兴趣点管理体系的现状,顾及语义要素对于不同尺度特征数据符号化的积极作用及结合超媒体模型信息链的组织特点,探讨了POI信息组织方案,并在充分考虑瓦片数据组织方式的特点及当前成熟Web技术综合表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纯B/S架构的POI可视化策略。以湖北省福利彩票网点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了分析,证明该策略不仅能借助可视化的统计分析结果直观地提供辅助决策参考,且较强的平台移植性可服务于各类专题POI应用。
2012, 37(2): 237-241.
摘要:
以黑龙江省近37a的月均气温数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类积分式时空协方差(变异)函数模型进行时空Kriging插值。针对月均气温呈现出的明显季节变化,对各站点的气温进行去季节项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时空变异函数。将空间维的普通Kriging插值扩展至时空维,同时考虑空间和时间相关性对研究变量进行时空估计,并将估计结果与空间Kriging插值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时空插值效果理想,插值精度较空间Kriging更高。
以黑龙江省近37a的月均气温数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类积分式时空协方差(变异)函数模型进行时空Kriging插值。针对月均气温呈现出的明显季节变化,对各站点的气温进行去季节项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时空变异函数。将空间维的普通Kriging插值扩展至时空维,同时考虑空间和时间相关性对研究变量进行时空估计,并将估计结果与空间Kriging插值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时空插值效果理想,插值精度较空间Kriging更高。
2012, 37(2): 242-246.
摘要:
通过研究不确定数据间的拓扑关系,针对“蛋-黄”模型中46个拓扑关系内部逻辑关系不清的缺点,给出了“蛋-黄”模型的邻近拓扑关系之间的动态变化图和相应的93个拓扑关系,去掉41个含“切”的拓扑关系和6个重复的拓扑关系,仍然得到46个拓扑关系,这与Cohn的理论是一致的,在完善了“蛋-黄”模型的同时提高了其空间推理能力。
通过研究不确定数据间的拓扑关系,针对“蛋-黄”模型中46个拓扑关系内部逻辑关系不清的缺点,给出了“蛋-黄”模型的邻近拓扑关系之间的动态变化图和相应的93个拓扑关系,去掉41个含“切”的拓扑关系和6个重复的拓扑关系,仍然得到46个拓扑关系,这与Cohn的理论是一致的,在完善了“蛋-黄”模型的同时提高了其空间推理能力。
2012, 37(2): 247-251.
摘要:
通过分析僵尸网络内部的通信行为,提取了相同僵尸网络的通信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定义了僵尸网络之间关系的云模型,并设计了基于云模型的僵尸网络关系分析算法。通过典型僵尸程序样本的评测结果表明,即使对采用加密通信和无固定通信时间间隔的僵尸程序,该算法仍然能够有效地识别出这些僵尸网络之间的关系。通过与相关研究工作的对比表明,该算法在分析的准确度、僵尸网络的类型和加密通信等方面均优于相关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僵尸网络内部的通信行为,提取了相同僵尸网络的通信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定义了僵尸网络之间关系的云模型,并设计了基于云模型的僵尸网络关系分析算法。通过典型僵尸程序样本的评测结果表明,即使对采用加密通信和无固定通信时间间隔的僵尸程序,该算法仍然能够有效地识别出这些僵尸网络之间的关系。通过与相关研究工作的对比表明,该算法在分析的准确度、僵尸网络的类型和加密通信等方面均优于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