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36卷 第6期
2011, 36(6): 631-634.
摘要:
从滤波的关键矩阵——增益阵入手进行分析,发现机动条件下经典组合模型受状态预报模型不准的影响,姿态参数滤波估值及其更新方差阵偏离准确值,指出常用的姿态参数精度衡量指标不合理。提出了利用组合系统输出的载体系中某些方向速度为0的条件对姿态参数估值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的思想。新的检验方法不需要增加任何额外设备,经济、方便、简单。
从滤波的关键矩阵——增益阵入手进行分析,发现机动条件下经典组合模型受状态预报模型不准的影响,姿态参数滤波估值及其更新方差阵偏离准确值,指出常用的姿态参数精度衡量指标不合理。提出了利用组合系统输出的载体系中某些方向速度为0的条件对姿态参数估值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的思想。新的检验方法不需要增加任何额外设备,经济、方便、简单。
2011, 36(6): 635-639.
摘要:
根据GPS近地服务空城(terrestrial service volume,TSV)和空间服务空域(space service volume,SSV)的划分,给出了双天线模型条件下两个空域内可视卫星的判决条件和接收功率的可行性分析,对近地空间中GPS空间信号(signal-in-space,SIS)标准定位服务条件下的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ser equivalent rangeerror,UERE)进行了预算,并采用Monte-Carlo方法分别对中纬度单点和全球范围内不同高度条件下的导航精度性能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TSV内,随着用户高度的增加导航精度性能将不断增强;进入SSV,导航精度性能迅速下降,到达一定高度时导航服务出现中断。另外,在TSV内,一定高度条件下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将改变精度衰减的属性,使得位置精度优于等效测距精度;同时,垂直定位精度将逐渐优于水平定位精度。
根据GPS近地服务空城(terrestrial service volume,TSV)和空间服务空域(space service volume,SSV)的划分,给出了双天线模型条件下两个空域内可视卫星的判决条件和接收功率的可行性分析,对近地空间中GPS空间信号(signal-in-space,SIS)标准定位服务条件下的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ser equivalent rangeerror,UERE)进行了预算,并采用Monte-Carlo方法分别对中纬度单点和全球范围内不同高度条件下的导航精度性能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TSV内,随着用户高度的增加导航精度性能将不断增强;进入SSV,导航精度性能迅速下降,到达一定高度时导航服务出现中断。另外,在TSV内,一定高度条件下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将改变精度衰减的属性,使得位置精度优于等效测距精度;同时,垂直定位精度将逐渐优于水平定位精度。
2011, 36(6): 640-643.
摘要:
阐述了GPS共视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利用重力频移法通过GPS共视观测数据确定重力位差和高程差的方法。利用国际权度局(BIPM)发布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了4个守时台站之间的时间差序列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受目前GPS共视法精度所限,高程差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平均差异和标准差在几十m的量级水平。
阐述了GPS共视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利用重力频移法通过GPS共视观测数据确定重力位差和高程差的方法。利用国际权度局(BIPM)发布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了4个守时台站之间的时间差序列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受目前GPS共视法精度所限,高程差计算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平均差异和标准差在几十m的量级水平。
2011, 36(6): 644-64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历元模型概率比的交互多模型方法,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控制异常数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首先,根据故障可能发生的情况建立交互多模型,以便对故障进行定位;然后,根据相邻历元的故障模型概率比对故障进行诊断,提高故障诊断的正确率;最后,根据抗差估计原理对故障进行处理,控制异常影响,提高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以实测动态GPS数据为例,此模型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正确率,控制异常影响,进而提高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历元模型概率比的交互多模型方法,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控制异常数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首先,根据故障可能发生的情况建立交互多模型,以便对故障进行定位;然后,根据相邻历元的故障模型概率比对故障进行诊断,提高故障诊断的正确率;最后,根据抗差估计原理对故障进行处理,控制异常影响,提高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以实测动态GPS数据为例,此模型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正确率,控制异常影响,进而提高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
2011, 36(6): 648-651.
摘要:
利用基于GPS双频原始观测数据的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算法进行精密授时,给出了其数学模型与数据预处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非组合PPP算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PPP算法由于观测值组合过程中观测噪声及多路径效应误差被放大而造成的对接收机钟差解算的不利影响,实现亚纳秒级(0.3 ns)的钟差解算精度;同等条件下,非组合PPP算法授时精度优于传统PPP算法,可以用于精密授时解算。
利用基于GPS双频原始观测数据的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算法进行精密授时,给出了其数学模型与数据预处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非组合PPP算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PPP算法由于观测值组合过程中观测噪声及多路径效应误差被放大而造成的对接收机钟差解算的不利影响,实现亚纳秒级(0.3 ns)的钟差解算精度;同等条件下,非组合PPP算法授时精度优于传统PPP算法,可以用于精密授时解算。
2011, 36(6): 652-655.
摘要:
根据条带拼接网的误差特点,构建了以ping为单位的条带网交叉点差值误差模型,导出了条带拼接网的秩亏网平差模型,并分析了秩亏的原因。根据条带拼接网ping的相交情况,推导了基于ping的阶段平差公式,给出了条带拼接网的系统误差改正模型。实例计算表明,条带拼接秩亏网平差模型可有效地探测ping、条带以及整个测区的系统参数。
根据条带拼接网的误差特点,构建了以ping为单位的条带网交叉点差值误差模型,导出了条带拼接网的秩亏网平差模型,并分析了秩亏的原因。根据条带拼接网ping的相交情况,推导了基于ping的阶段平差公式,给出了条带拼接网的系统误差改正模型。实例计算表明,条带拼接秩亏网平差模型可有效地探测ping、条带以及整个测区的系统参数。
2011, 36(6): 656-659.
摘要:
为了削弱光纤陀螺信号中异常噪声对寻北精度的影响,在滤除高频周期噪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处理陀螺信号的新算法。推导了陀螺信号的抗差解公式及其误差影响函数,取观测值的中位数作为抗差初值,利用一次抗差估计求得的观测残差再用中位数法求得均方差因子,并给出了高崩溃污染率的初值辅以IGGⅢ方案迭代解算的混合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可靠初值和均方差因子估值的抗差估计可以有效削弱异常干扰对陀螺的影响。
为了削弱光纤陀螺信号中异常噪声对寻北精度的影响,在滤除高频周期噪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处理陀螺信号的新算法。推导了陀螺信号的抗差解公式及其误差影响函数,取观测值的中位数作为抗差初值,利用一次抗差估计求得的观测残差再用中位数法求得均方差因子,并给出了高崩溃污染率的初值辅以IGGⅢ方案迭代解算的混合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可靠初值和均方差因子估值的抗差估计可以有效削弱异常干扰对陀螺的影响。
2011, 36(6): 660-664.
摘要:
在分析累积和检验统计量的前提下,构建了短期预警模型。定义了预警模型的可得性、误警率及漏警率,提出了短期预警完备性监测算法;针对μ0=0、σ=2的模拟变形信号,计算了不同给定误警率情况下的预警阈值。研究表明,在加入陡坡变形或缓慢增长变形时,模型均能有效预警,但缓慢预警时间延迟量(即漏警率)较长,分析同时表明预警延迟仅与ARL有关。
在分析累积和检验统计量的前提下,构建了短期预警模型。定义了预警模型的可得性、误警率及漏警率,提出了短期预警完备性监测算法;针对μ0=0、σ=2的模拟变形信号,计算了不同给定误警率情况下的预警阈值。研究表明,在加入陡坡变形或缓慢增长变形时,模型均能有效预警,但缓慢预警时间延迟量(即漏警率)较长,分析同时表明预警延迟仅与ARL有关。
2011, 36(6): 665-669.
摘要:
推导了求解有理多项式系数(RPC)的严密误差方程,从分析误差方程设计矩阵列向量间的复共线性着手,提出了一种去相关的RPC参数优选方法。对一景SPOT-5 HRG 1A级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地面控制点稀疏时,通过优选20~30个RPC参数,可以很好地消除参数间的相关性,有效消除有理函数模型(RFM)在地形拟合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可明显提高RPC参数求解和RFM的影像几何处理精度。当地面控制点足够多时,利用此方法优选的RPC参数进行地形拟合的结果与用常规最小二乘法求解的78个RPC参数实施地形拟合的结果完全一致。
推导了求解有理多项式系数(RPC)的严密误差方程,从分析误差方程设计矩阵列向量间的复共线性着手,提出了一种去相关的RPC参数优选方法。对一景SPOT-5 HRG 1A级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地面控制点稀疏时,通过优选20~30个RPC参数,可以很好地消除参数间的相关性,有效消除有理函数模型(RFM)在地形拟合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可明显提高RPC参数求解和RFM的影像几何处理精度。当地面控制点足够多时,利用此方法优选的RPC参数进行地形拟合的结果与用常规最小二乘法求解的78个RPC参数实施地形拟合的结果完全一致。
2011, 36(6): 670-673.
摘要:
利用将经典遗传算法和最速下降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进行相对定向,并用强收敛性的单位四元数表示旋转矩阵,可有效避免经典遗传算法容易早熟的弱点,并在无需初值的情况下经较少的遗传代数快速收敛。
利用将经典遗传算法和最速下降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进行相对定向,并用强收敛性的单位四元数表示旋转矩阵,可有效避免经典遗传算法容易早熟的弱点,并在无需初值的情况下经较少的遗传代数快速收敛。
2011, 36(6): 674-677.
摘要:
对古建筑激光扫描点云进行分割、识别,并利用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法从点云中提取直线和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对两种算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对古建筑激光扫描点云进行分割、识别,并利用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法从点云中提取直线和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对两种算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2011, 36(6): 678-682.
摘要:
使用数学形态学的“膨胀算子”对影像进行预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斯拉普拉斯算子的面状特征提取和细化方法,并利用边界代数快速标注边界封闭的面状特征。在提取面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实现了基于面状质心的遥感影像匹配,进而完成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在速度与准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使用数学形态学的“膨胀算子”对影像进行预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斯拉普拉斯算子的面状特征提取和细化方法,并利用边界代数快速标注边界封闭的面状特征。在提取面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实现了基于面状质心的遥感影像匹配,进而完成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在速度与准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2011, 36(6): 683-686.
摘要:
提出了最小体积单体约束的线性光谱解混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假设数据中存在纯像元,采用二次规划方法计算降维后的端元矩阵,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丰度估计和端元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解混的结果整体上优于MVC-NMF算法。
提出了最小体积单体约束的线性光谱解混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假设数据中存在纯像元,采用二次规划方法计算降维后的端元矩阵,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丰度估计和端元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解混的结果整体上优于MVC-NMF算法。
2011, 36(6): 687-690.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谱匹配算法——光谱角敏感森林方法。在位置敏感哈希函数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光谱角度量,并利用新的数据桶检索结构改进了原位置敏感哈希函数算法中部分目标光谱点无法得到匹配光谱的缺陷。理论和实验证明,光谱角敏感森林算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高维数据匹配方法有较明显优势。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谱匹配算法——光谱角敏感森林方法。在位置敏感哈希函数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光谱角度量,并利用新的数据桶检索结构改进了原位置敏感哈希函数算法中部分目标光谱点无法得到匹配光谱的缺陷。理论和实验证明,光谱角敏感森林算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高维数据匹配方法有较明显优势。
2011, 36(6): 691-69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Krawtchouk矩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通过NSCT对图像进行分解,提取每个分解层次上不同方向子带系数分布的数学特征作为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利用Krawtchouk矩描述图像的形状特征;最后,根据加权的相似性度量实现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特征向量具有平移、旋转、尺度不变性,且能获得更高的检索精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Krawtchouk矩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通过NSCT对图像进行分解,提取每个分解层次上不同方向子带系数分布的数学特征作为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利用Krawtchouk矩描述图像的形状特征;最后,根据加权的相似性度量实现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特征向量具有平移、旋转、尺度不变性,且能获得更高的检索精度。
2011, 36(6): 695-698.
摘要:
首先,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比例分解算法,即依据人类视觉模型中灰度边缘与色度边缘的比例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彩色图像分解为一系列分量子图;接着,利用嵌套窗口提取多尺度灰度边缘,采用矢量模板提取色度边缘;最后,融合各分量边缘并细化得到彩色图像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结合色度与亮度信息,抗噪性好,且能进行多尺度边缘分析。
首先,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比例分解算法,即依据人类视觉模型中灰度边缘与色度边缘的比例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彩色图像分解为一系列分量子图;接着,利用嵌套窗口提取多尺度灰度边缘,采用矢量模板提取色度边缘;最后,融合各分量边缘并细化得到彩色图像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结合色度与亮度信息,抗噪性好,且能进行多尺度边缘分析。
2011, 36(6): 699-70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与相关系数综合评定指数的人工角反射器(CR)点目标识别方法。应用该方法在获取的5幅研究区域SAR影像上分别查找CR点位置,并将不同影像上相邻CR点间的距离进行比较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这些CR点对高速公路进行形变监测,成功获得了其在2008~2009年间的形变量,得到了与水准实测数据较为吻合的形变结果。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与相关系数综合评定指数的人工角反射器(CR)点目标识别方法。应用该方法在获取的5幅研究区域SAR影像上分别查找CR点位置,并将不同影像上相邻CR点间的距离进行比较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这些CR点对高速公路进行形变监测,成功获得了其在2008~2009年间的形变量,得到了与水准实测数据较为吻合的形变结果。
2011, 36(6): 704-707.
摘要:
从摄影测量原理出发,结合电力线测距的特点,分析了电力线的摄影几何,提出了相应的电力线位置确定策略及满足电力线实时测距要求的基于物方匹配的计算方法,并对实时测量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从摄影测量原理出发,结合电力线测距的特点,分析了电力线的摄影几何,提出了相应的电力线位置确定策略及满足电力线实时测距要求的基于物方匹配的计算方法,并对实时测量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2011, 36(6): 708-712.
摘要:
采用了一种偏振方法来测量土壤湿度,并改进了一种粗糙表面的偏振反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土壤湿度的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实验,发现该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进而可以建立该模型中的某些参数与土壤湿度的定量关系,为定量反演土壤湿度提供新的途径。
采用了一种偏振方法来测量土壤湿度,并改进了一种粗糙表面的偏振反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土壤湿度的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实验,发现该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进而可以建立该模型中的某些参数与土壤湿度的定量关系,为定量反演土壤湿度提供新的途径。
2011, 36(6): 713-716.
摘要:
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国家精度标准,及其与一些实际数据间的逻辑矛盾,并运用GIS数据质量理论,从分辨率、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的角度,分析了DEM误差、高程的序同构原理和必须综合生成原理。提出“DEM不应是间距dx上的取样点高程,而应是间距dx×dx上颗粒度的代表高程”,突出了综合在DEM中的关键作用。
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国家精度标准,及其与一些实际数据间的逻辑矛盾,并运用GIS数据质量理论,从分辨率、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的角度,分析了DEM误差、高程的序同构原理和必须综合生成原理。提出“DEM不应是间距dx上的取样点高程,而应是间距dx×dx上颗粒度的代表高程”,突出了综合在DEM中的关键作用。
2011, 36(6): 717-720.
摘要:
从岛屿分布的邻近性、延展性、紧凑性、直线性等特征出发,提出了线性岛屿结构识别的新方法。首先,以Delaunay三角网为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岛屿群空间邻近关系,生成空间邻近图;然后,在空间邻近图的基础上生成MST图;最后,利用Gestalt原则对线性阵列结构的识别效应,在MST上通过3次剪枝导出线性岛屿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具有明显线性岛屿结构的目标集,与肉眼视觉识别基本一致
从岛屿分布的邻近性、延展性、紧凑性、直线性等特征出发,提出了线性岛屿结构识别的新方法。首先,以Delaunay三角网为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岛屿群空间邻近关系,生成空间邻近图;然后,在空间邻近图的基础上生成MST图;最后,利用Gestalt原则对线性阵列结构的识别效应,在MST上通过3次剪枝导出线性岛屿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具有明显线性岛屿结构的目标集,与肉眼视觉识别基本一致
2011, 36(6): 721-725.
摘要:
针对现有负载均衡方法的不足和网络GI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GIS集群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方法。该算法将基于服务器状态和基于内容的调度算法综合起来考虑,设计了相应的编码机制和遗传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和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相比,此算法能获得更小的服务请求响应时间,能更好地服务网络GIS系统。
针对现有负载均衡方法的不足和网络GI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GIS集群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方法。该算法将基于服务器状态和基于内容的调度算法综合起来考虑,设计了相应的编码机制和遗传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和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相比,此算法能获得更小的服务请求响应时间,能更好地服务网络GIS系统。
2011, 36(6): 726-730.
摘要:
传统的优化器缺乏空间数据分布统计信息和空间算子的支持,不能评估和生成有效的查询执行计划。对此,提出了包含空间执行算子的一体化评估框架,根据重要属性及元组流属性实现了执行计划自底向上的代价推演计算。通过服务器端编程实现了利用概率累计扩展空间直方图模型描述空间数据的统计信息,并通过优化器接口计算空间谓词选择率,为优化器提供更为准确的代价参数,改进了评估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涉及空间查询的计算,理论代价估计与实际执行代价具有相对一致性,在统计值完整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估算实际较优的执行计划。
传统的优化器缺乏空间数据分布统计信息和空间算子的支持,不能评估和生成有效的查询执行计划。对此,提出了包含空间执行算子的一体化评估框架,根据重要属性及元组流属性实现了执行计划自底向上的代价推演计算。通过服务器端编程实现了利用概率累计扩展空间直方图模型描述空间数据的统计信息,并通过优化器接口计算空间谓词选择率,为优化器提供更为准确的代价参数,改进了评估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涉及空间查询的计算,理论代价估计与实际执行代价具有相对一致性,在统计值完整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估算实际较优的执行计划。
2011, 36(6): 731-733.
摘要:
针对不确定性空间区域对象间拓扑关系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隶属度函数的灰集表示模型,利用双隶属度函数的截集将不确定性空间区域对象转化为确定性区域对,借用相关的不确定性空间拓扑关系定性分析模型,将不确定性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不确定性量化为一个可信度区间。
针对不确定性空间区域对象间拓扑关系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隶属度函数的灰集表示模型,利用双隶属度函数的截集将不确定性空间区域对象转化为确定性区域对,借用相关的不确定性空间拓扑关系定性分析模型,将不确定性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不确定性量化为一个可信度区间。
2011, 36(6): 734-738.
摘要:
以城市轨道交通示意图为对象,利用AHP方法构建了一个注记质量评价模型。在考虑可辨阈限、注记-要素压盖度、优先级、注记-要素关联性4个独立指标的基础上,补充了单位面积注记量和偏移量两个修正指标。选取上海、伦敦、莫斯科、米兰和圣保罗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示意图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两个修正指标的提出具有合理性,可为注记配置的自动化提供基本参考。
以城市轨道交通示意图为对象,利用AHP方法构建了一个注记质量评价模型。在考虑可辨阈限、注记-要素压盖度、优先级、注记-要素关联性4个独立指标的基础上,补充了单位面积注记量和偏移量两个修正指标。选取上海、伦敦、莫斯科、米兰和圣保罗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示意图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两个修正指标的提出具有合理性,可为注记配置的自动化提供基本参考。
2011, 36(6): 739-742.
摘要:
参照国家标准图式规范,结合格式塔心理学,总结了散列式面状注记的配置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配置方法。首先,用凸包格网法计算注记的候选位置;然后,用影响注记位置的格式塔因子对候选位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依据冲突规则得到全局最优解。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散列式面状要素周边的区域,扩充了注记的可调节性,并被成功地应用于1∶5万地形图的数字制图中。
参照国家标准图式规范,结合格式塔心理学,总结了散列式面状注记的配置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配置方法。首先,用凸包格网法计算注记的候选位置;然后,用影响注记位置的格式塔因子对候选位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依据冲突规则得到全局最优解。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散列式面状要素周边的区域,扩充了注记的可调节性,并被成功地应用于1∶5万地形图的数字制图中。
2011, 36(6): 743-746.
摘要:
提出了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即将因变量的二分类扩展为多分类。分别计算各种类型之间的转换回归系数可提高模拟的精度。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计算出了不同的回归系数。该模型用于研究湖北省嘉鱼县土地利用变化的正确率为73.4%。
提出了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即将因变量的二分类扩展为多分类。分别计算各种类型之间的转换回归系数可提高模拟的精度。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计算出了不同的回归系数。该模型用于研究湖北省嘉鱼县土地利用变化的正确率为73.4%。
2011, 36(6): 747-751.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城市基准地价以价定级方法。该方法用矢栅混合模型划分评价单元,对地价样点进行趋势面分析筛选,使用最短路径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对地价样点进行空间插值,叠加分析后得到各评估单元的指标地价,用其代替传统的因素综合得分对基准地价评估区域分等定级,同时测算出各级别基准地价。以上海市为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提出了一种城市基准地价以价定级方法。该方法用矢栅混合模型划分评价单元,对地价样点进行趋势面分析筛选,使用最短路径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对地价样点进行空间插值,叠加分析后得到各评估单元的指标地价,用其代替传统的因素综合得分对基准地价评估区域分等定级,同时测算出各级别基准地价。以上海市为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2011, 36(6): 752-755.
摘要:
提出了一种顾及土地利用监测评价结果的村镇土地利用调控模型。该模型整合空间单元划分、调控单元判别、空间配置于一体,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多目标控制下的空间优化调控。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
提出了一种顾及土地利用监测评价结果的村镇土地利用调控模型。该模型整合空间单元划分、调控单元判别、空间配置于一体,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多目标控制下的空间优化调控。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