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0卷 第9期
2005, 30(9): 753-756.
摘要:
对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0(ITRF2000)的定义、主要参数及其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指出了它和历史上的各个ITRFyy的不同,并阐述了各个ITRFyy的联系和区别,给出了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参数。
对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0(ITRF2000)的定义、主要参数及其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指出了它和历史上的各个ITRFyy的不同,并阐述了各个ITRFyy的联系和区别,给出了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参数。
2005, 30(9): 757-761.
摘要:
对网格的概念、技术优势和应用等作了简单介绍,对网格的由来、虚拟化思想的进化历程、网格与当前的WWW技术的关系、网格体系结构的演化以及网格技术发展的趋势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的剖析,并简要论述了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
对网格的概念、技术优势和应用等作了简单介绍,对网格的由来、虚拟化思想的进化历程、网格与当前的WWW技术的关系、网格体系结构的演化以及网格技术发展的趋势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的剖析,并简要论述了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
2005, 30(9): 762-765.
摘要:
通过对航空立体像对及其边缘影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航空影像初始视差的确定方法。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确定纹理单一、影像对比度小的航空立体影像对的初始视差,可明显提高影像匹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对航空立体像对及其边缘影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航空影像初始视差的确定方法。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确定纹理单一、影像对比度小的航空立体影像对的初始视差,可明显提高影像匹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2005, 30(9): 766-770.
摘要:
阐述了建筑墙面纹理快速重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策略,并从实用、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纹理影像数据源的选择、获取方式,纹理快速提取系统的构建以及重建过程中影像方位元素获取、轮廓线影像匹配关键算法的实现等各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最后以数码相机拍摄的近景影像和直升机机载视频序列影像作为纹理数据源分别设计和实现了两个软件系统,进行了快速重建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纹理重建效率和效果。
阐述了建筑墙面纹理快速重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策略,并从实用、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纹理影像数据源的选择、获取方式,纹理快速提取系统的构建以及重建过程中影像方位元素获取、轮廓线影像匹配关键算法的实现等各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最后以数码相机拍摄的近景影像和直升机机载视频序列影像作为纹理数据源分别设计和实现了两个软件系统,进行了快速重建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纹理重建效率和效果。
2005, 30(9): 771-774.
摘要:
在利用正交小波对图像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尺度子分量的小波系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系数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而不同尺度的系数的选择依赖于其父层系数的大小,从而保证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再对图像进行重构。实验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在利用正交小波对图像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尺度子分量的小波系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系数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而不同尺度的系数的选择依赖于其父层系数的大小,从而保证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再对图像进行重构。实验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2005, 30(9): 775-777.
摘要:
通过分析直线摄影测量以及由此而扩展的广义点摄影测量的条件方程式,从理论和试验上证明了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和冗余度,讨论了用直线摄影测量进行空间后方交会的必要观测及观测值分布对精度的影响,为基于已有矢量航空影像自动外定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分析直线摄影测量以及由此而扩展的广义点摄影测量的条件方程式,从理论和试验上证明了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和冗余度,讨论了用直线摄影测量进行空间后方交会的必要观测及观测值分布对精度的影响,为基于已有矢量航空影像自动外定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5, 30(9): 778-781.
摘要:
以某地新建化工厂选址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和GIS的工程项目选址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遥感获得地物的空间属性和类别特征,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再分类、栅格叠加、归组、面积计算等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实现满足多个条件的目标区块的提取。作为选址模型的具体实现,以遥感和GIS分析软件为依托,规划出了某地适宜兴建化工厂的区块,实施了化工厂选址的遥感和GIS辅助决策。
以某地新建化工厂选址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和GIS的工程项目选址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遥感获得地物的空间属性和类别特征,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再分类、栅格叠加、归组、面积计算等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实现满足多个条件的目标区块的提取。作为选址模型的具体实现,以遥感和GIS分析软件为依托,规划出了某地适宜兴建化工厂的区块,实施了化工厂选址的遥感和GIS辅助决策。
2005, 30(9): 782-786.
摘要:
研究了Ikonos-2卫星图像基于RPC模型的坐标基准转换、控制点布设及图像加密的方法,以便Iko-nos卫星图像能用于高精度地理数据采集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
研究了Ikonos-2卫星图像基于RPC模型的坐标基准转换、控制点布设及图像加密的方法,以便Iko-nos卫星图像能用于高精度地理数据采集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
2005, 30(9): 787-790.
摘要:
根据遥感影像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遥感影像数据库基于内容检索的模型,重点分析和讨论了该模型中采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多维索引和相关反馈技术,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根据遥感影像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遥感影像数据库基于内容检索的模型,重点分析和讨论了该模型中采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多维索引和相关反馈技术,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2005, 30(9): 791-795.
摘要:
提出一种利用MODIS图像,用查找表反演海岸与海岛地物光谱反射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AHMAD辐射传输模型,由MODIS图像的水体像元反演出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在所选影像为晴空无云条件下,假设一定范围内的海岛与海岸上空的大气和水体上空的大气一样,借助6S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基于地物光谱反射率的查找表,然后由MODIS图像的陆地像元的反射率和几何条件加上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用插值法可求得地物光谱反射率。还给出了厦门地区实际卫星图像的反演结果,并就反演误差进行了分析。
提出一种利用MODIS图像,用查找表反演海岸与海岛地物光谱反射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AHMAD辐射传输模型,由MODIS图像的水体像元反演出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在所选影像为晴空无云条件下,假设一定范围内的海岛与海岸上空的大气和水体上空的大气一样,借助6S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基于地物光谱反射率的查找表,然后由MODIS图像的陆地像元的反射率和几何条件加上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用插值法可求得地物光谱反射率。还给出了厦门地区实际卫星图像的反演结果,并就反演误差进行了分析。
2005, 30(9): 796-800.
摘要:
讨论了GIS空间数据的几个理论问题:空间数据概念的完整性,空间数据量,面向多维空间、动态分析的空间数据结构,以及GIS空间数据的初始化和空间尺度等;深入探讨GIS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面临的困惑,并在分析了GIS所需的空间数据基础上定义了位、邻、近、势4类空间关系数据,由此探讨了地图代数作为一种解决思路的可行性及其若干特点。
讨论了GIS空间数据的几个理论问题:空间数据概念的完整性,空间数据量,面向多维空间、动态分析的空间数据结构,以及GIS空间数据的初始化和空间尺度等;深入探讨GIS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面临的困惑,并在分析了GIS所需的空间数据基础上定义了位、邻、近、势4类空间关系数据,由此探讨了地图代数作为一种解决思路的可行性及其若干特点。
2005, 30(9): 801-804.
摘要:
针对等高线树现有几何计算生成法和区域扩张生成法在判断包含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Voronoi内邻集来判断父等高线与子等高线之间“一对多”的直接包含关系,发展了一种基于Voronoi内邻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
针对等高线树现有几何计算生成法和区域扩张生成法在判断包含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Voronoi内邻集来判断父等高线与子等高线之间“一对多”的直接包含关系,发展了一种基于Voronoi内邻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
2005, 30(9): 805-808.
摘要:
将四元三角剖分的三角形格网组织成四叉树剖分的菱形块格网,以菱形块单元来进行数据的组织索引,通过线性四叉树成熟的Morton编码作为关键字来标识查找菱形块,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来索引三角形格网、进行邻域搜索。
将四元三角剖分的三角形格网组织成四叉树剖分的菱形块格网,以菱形块单元来进行数据的组织索引,通过线性四叉树成熟的Morton编码作为关键字来标识查找菱形块,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来索引三角形格网、进行邻域搜索。
2005, 30(9): 809-812.
摘要:
在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在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2005, 30(9): 813-816.
摘要:
针对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碾压机械进行集成,研制了一套GPS实时监控系统,可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
针对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碾压机械进行集成,研制了一套GPS实时监控系统,可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
2005, 30(9): 817-820.
摘要:
从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出发,推导了重力垂直梯度计算的数值积分公式,并利用由多颗测高卫星联合反演的2′×2′海洋重力异常资料,解算了西太平洋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将计算所得的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与现有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值均方根为±10.08E,表明两者精度相当。此外,还对差值大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出发,推导了重力垂直梯度计算的数值积分公式,并利用由多颗测高卫星联合反演的2′×2′海洋重力异常资料,解算了西太平洋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将计算所得的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与现有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值均方根为±10.08E,表明两者精度相当。此外,还对差值大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
2005, 30(9): 821-824.
摘要:
提出了一种解算病态问题的方法———两步解法。在两步计算中,均采用L曲线法来确定正则化参数α。通过算例,比较了该方法和LS估计、岭估计及截断奇异值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明显优于LS估计、岭估计及截断奇异值法。
提出了一种解算病态问题的方法———两步解法。在两步计算中,均采用L曲线法来确定正则化参数α。通过算例,比较了该方法和LS估计、岭估计及截断奇异值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明显优于LS估计、岭估计及截断奇异值法。
2005, 30(9): 825-828.
摘要:
讨论了已有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用性更广、理论上更严密的坐标转换模型———SARC(static-filter adjustment with restricted condition)。把原坐标和目标坐标既可以看成有误差的观测值,也可以看成无误差的约束值。首先推出计算转换参数初值的严密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线性化。用三个点进行首次平差,得到参数的第一次平差值及其方差。随着公共点逐个增加,进行逐次平差。
讨论了已有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实用性更广、理论上更严密的坐标转换模型———SARC(static-filter adjustment with restricted condition)。把原坐标和目标坐标既可以看成有误差的观测值,也可以看成无误差的约束值。首先推出计算转换参数初值的严密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线性化。用三个点进行首次平差,得到参数的第一次平差值及其方差。随着公共点逐个增加,进行逐次平差。
2005, 30(9): 829-832.
摘要:
层次和细微层次是评价图像复制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两种常用平台式扫描仪的输入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和对比实验,研究了各指标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对图像层次和细微层次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彩色原稿的扫描指数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层次和细微层次是评价图像复制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两种常用平台式扫描仪的输入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和对比实验,研究了各指标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对图像层次和细微层次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彩色原稿的扫描指数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5, 30(9): 833-836.
摘要: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多Agent系统协商模型基于时序逻辑的方法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其形式化体系结构,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推理规则和授权规则。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多Agent系统协商模型基于时序逻辑的方法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其形式化体系结构,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推理规则和授权规则。
2005, 30(9): 837-840.
摘要:
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SIG资源管理模型———基于市场规则的资源管理模型,详细论述了在此资源管理模型下如何有效地维护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的异构性及提高网格资源的可扩展性,以及如何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SIG资源管理模型———基于市场规则的资源管理模型,详细论述了在此资源管理模型下如何有效地维护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的异构性及提高网格资源的可扩展性,以及如何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2005, 30(9): 841-845.
摘要:
阐述了在入侵检测中应用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提出了对传统Apriori算法的改进。最后以网络流量分析为例,详细描述了在入侵检测中运用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的步骤,并以规则集相似度建立对入侵的响应机制。
阐述了在入侵检测中应用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提出了对传统Apriori算法的改进。最后以网络流量分析为例,详细描述了在入侵检测中运用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的步骤,并以规则集相似度建立对入侵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