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9卷 第3期
2004, 29(3): 189-194.
摘要:
以LOG算子为边缘检测手段,对直线段特征的抽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实现了相关的算法,给出了应用实例。
以LOG算子为边缘检测手段,对直线段特征的抽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实现了相关的算法,给出了应用实例。
2004, 29(3): 195-197.
摘要:
结合Teunissen提出的LAMBDA方法和阻尼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历元算法,即阻尼LAMBDA方法。
结合Teunissen提出的LAMBDA方法和阻尼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历元算法,即阻尼LAMBDA方法。
2004, 29(3): 198-200.
摘要:
为研究GPS测定桥梁结构自振特性的可行性,结合武汉长江二桥开展了一次GPS动态监测试验工作,介绍了试验实施方案及其监测结果。通过应用频谱分析法,有效地获取了斜拉桥跨中的振动特征,其结果与竣工时采用加速度计实测的值十分吻合。研究表明,应用高采样率的GPS接收机和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完全可以高精度地实现桥梁结构自振特性的确定。
为研究GPS测定桥梁结构自振特性的可行性,结合武汉长江二桥开展了一次GPS动态监测试验工作,介绍了试验实施方案及其监测结果。通过应用频谱分析法,有效地获取了斜拉桥跨中的振动特征,其结果与竣工时采用加速度计实测的值十分吻合。研究表明,应用高采样率的GPS接收机和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完全可以高精度地实现桥梁结构自振特性的确定。
2004, 29(3): 201-204.
摘要:
着力于GPS在滑坡监测中的数据处理研究,得到滑坡监测点较精确的垂直位移。将GPS数据处理成果与相应的二等精密水准成果进行比较,采用二元方差分析理论,得出了GPS监测可以替代精密水准,满足滑坡体形变监测精度要求的结论。
着力于GPS在滑坡监测中的数据处理研究,得到滑坡监测点较精确的垂直位移。将GPS数据处理成果与相应的二等精密水准成果进行比较,采用二元方差分析理论,得出了GPS监测可以替代精密水准,满足滑坡体形变监测精度要求的结论。
2004, 29(3): 205-209.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数据拟合的短期观测资料处理算法,同时考虑测量时刻和时差测量值的不确定性,可提高共视接收机输出的单站数据精度。超短基线单通道共视测量数据表明,使用新算法后,可以提高原始共视数据短期稳定度。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数据拟合的短期观测资料处理算法,同时考虑测量时刻和时差测量值的不确定性,可提高共视接收机输出的单站数据精度。超短基线单通道共视测量数据表明,使用新算法后,可以提高原始共视数据短期稳定度。
2004, 29(3): 210-213.
摘要:
基于RDSS/SINS组合系统,给出了一套消除RDSS实时性差的方案,提出了一种非等间隔测量的卡尔曼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算法用于RDSS/SINS组合导航系统时,可有效地提高组合系统的定位精度。
基于RDSS/SINS组合系统,给出了一套消除RDSS实时性差的方案,提出了一种非等间隔测量的卡尔曼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算法用于RDSS/SINS组合导航系统时,可有效地提高组合系统的定位精度。
2004, 29(3): 214-217.
摘要:
采用Abel积分反演算法,在干大气模式下,分别针对GPS/MET与CHAMP特定掩星事件的Level2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相应的折射指数与大气参数廓线。分别将反演结果与UCAR和GFZ公布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反演算法的正确性与通用性。分析了两个温度反演结果都存在系统误差和CHAMP温度反演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采用Abel积分反演算法,在干大气模式下,分别针对GPS/MET与CHAMP特定掩星事件的Level2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相应的折射指数与大气参数廓线。分别将反演结果与UCAR和GFZ公布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反演算法的正确性与通用性。分析了两个温度反演结果都存在系统误差和CHAMP温度反演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2004, 29(3): 218-222.
摘要:
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的原理出发,描述了最小二乘配置法中经验协方差函数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西部高山地区为例,利用实测点重力数据、30"×30"数值地面模型和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确定了该地区2.5'×2.5'大地水准面。
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的原理出发,描述了最小二乘配置法中经验协方差函数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西部高山地区为例,利用实测点重力数据、30"×30"数值地面模型和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确定了该地区2.5'×2.5'大地水准面。
2004, 29(3): 223-226.
摘要:
利用矩阵理论导出了均方误差意义下正则化解优于最小二乘解的条件,构造了相应的检验统计量,推导出的条件式及其相应的假设检验适合于各种正则化矩阵类型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
利用矩阵理论导出了均方误差意义下正则化解优于最小二乘解的条件,构造了相应的检验统计量,推导出的条件式及其相应的假设检验适合于各种正则化矩阵类型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
2004, 29(3): 227-230.
摘要:
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用FG5型绝对重力仪对26个基准站(包括武汉九峰站)进行的两期绝对重力测定工作。给出两次绝对重力测定精度,达到了网络工程中心的技术设计 ≤ 5×10-8ms-2要求。对少数基准站的观测精度偏大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并对该项目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用FG5型绝对重力仪对26个基准站(包括武汉九峰站)进行的两期绝对重力测定工作。给出两次绝对重力测定精度,达到了网络工程中心的技术设计 ≤ 5×10-8ms-2要求。对少数基准站的观测精度偏大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并对该项目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2004, 29(3): 231-234.
摘要:
根据全球通量均衡假说建立了地壳垂直形变场的分析模型,在球面近似下求得了该模型的球谐函数级数解并拟合了两个不同区域的地壳垂直形变场,编绘了等值线图,继而在密切平面坐标系下导出了该模型的Fourier级数解。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几何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根据全球通量均衡假说建立了地壳垂直形变场的分析模型,在球面近似下求得了该模型的球谐函数级数解并拟合了两个不同区域的地壳垂直形变场,编绘了等值线图,继而在密切平面坐标系下导出了该模型的Fourier级数解。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几何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2004, 29(3): 235-238.
摘要:
运用L-曲线法来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推导了用L-曲线法确定岭参数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其算法,并用两个算例,比较了新方法和以往方法。结果表明,L-曲线法不仅容易收敛,而且其计算结果的精度较高。
运用L-曲线法来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推导了用L-曲线法确定岭参数的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其算法,并用两个算例,比较了新方法和以往方法。结果表明,L-曲线法不仅容易收敛,而且其计算结果的精度较高。
2004, 29(3): 239-243,281.
摘要:
应用MonteCarlo方法伪随机数模拟表达随机过程现象的数学方法,并结合粒子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地理现象空间分布不确定性特征的动画可视化方法。通过栅格单元的随机运动,从视觉上表达现象分布在空间定位、属性特征上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同时由MonteCarlo方法控制随机过程中现象分布的统计规律。
应用MonteCarlo方法伪随机数模拟表达随机过程现象的数学方法,并结合粒子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地理现象空间分布不确定性特征的动画可视化方法。通过栅格单元的随机运动,从视觉上表达现象分布在空间定位、属性特征上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同时由MonteCarlo方法控制随机过程中现象分布的统计规律。
2004, 29(3): 244-248.
摘要:
提出了一种数字土地信息属性数据质量的检验、度量和分析的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属性数据缺陷率度量数学模型,基于该统计模型,以某工业开发区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例,探讨了土地利用属性数据的质量抽样方案、质量度量和质量分析的具体思路。
提出了一种数字土地信息属性数据质量的检验、度量和分析的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属性数据缺陷率度量数学模型,基于该统计模型,以某工业开发区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例,探讨了土地利用属性数据的质量抽样方案、质量度量和质量分析的具体思路。
2004, 29(3): 249-253.
摘要:
在观测尺度r的取值范围足够大时,地图目标的Richardson曲线往往呈反S形态。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反S数学模型——带导数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拟合Richardson曲线,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分形无标度区间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自动确定地图目标分形无标度区的新方法,最后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观测尺度r的取值范围足够大时,地图目标的Richardson曲线往往呈反S形态。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反S数学模型——带导数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拟合Richardson曲线,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分形无标度区间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自动确定地图目标分形无标度区的新方法,最后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4, 29(3): 254-258.
摘要:
提出并论证了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的畸变的校正方法。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各类固态摄像机(CCD、CID、PSD)的畸变模型的建立,以补偿各类像点系统误差。
提出并论证了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的畸变的校正方法。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各类固态摄像机(CCD、CID、PSD)的畸变模型的建立,以补偿各类像点系统误差。
2004, 29(3): 259-263.
摘要:
针对遥感影像的特点,采用整数小波变换、最优比特平面编码和上下文相关熵编码,实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快速压缩。该算法支持多分辨率、多信噪比的嵌入式码流结构,可实现从无损到有损任意码率或多种质量的图像编码。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单高效,可满足遥感影像远程传输中实时压缩的要求。
针对遥感影像的特点,采用整数小波变换、最优比特平面编码和上下文相关熵编码,实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快速压缩。该算法支持多分辨率、多信噪比的嵌入式码流结构,可实现从无损到有损任意码率或多种质量的图像编码。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单高效,可满足遥感影像远程传输中实时压缩的要求。
2004, 29(3): 264-268.
摘要:
阐述了基于CORBA的分布式平台实现异构网络环境下海量地形数据的Web发布与服务的关键技术,通过一个实验系统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测试。
阐述了基于CORBA的分布式平台实现异构网络环境下海量地形数据的Web发布与服务的关键技术,通过一个实验系统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测试。
2004, 29(3): 269-273.
摘要:
探讨了用流形群运动目标的形状、纹理特征,以及它们的空间面积的重叠度来构建多种适合流形群运动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的匹配模板的方法。通过最大欧几里得贴近度的择近原则,实现模板匹配,完成目标识别;通过对匹配模板的交替更新和交叉匹配算法,实现目标跟踪。为了提高识别与跟踪的准确度和效率,对识别与跟踪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建立了一种适合计算机自动识别和跟踪类似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流形群运动目标的优化模型,即多级串行和多级并行模板匹配的识别与跟踪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此模型的快速识别与跟踪算法及技巧。用优化了的多级串行识别与跟踪模型及快速跟踪算法,对1998、1999、2000、2002年6~8月的青藏高原上空MCSs进行了识别与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准确率高达90%。
探讨了用流形群运动目标的形状、纹理特征,以及它们的空间面积的重叠度来构建多种适合流形群运动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的匹配模板的方法。通过最大欧几里得贴近度的择近原则,实现模板匹配,完成目标识别;通过对匹配模板的交替更新和交叉匹配算法,实现目标跟踪。为了提高识别与跟踪的准确度和效率,对识别与跟踪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建立了一种适合计算机自动识别和跟踪类似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流形群运动目标的优化模型,即多级串行和多级并行模板匹配的识别与跟踪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此模型的快速识别与跟踪算法及技巧。用优化了的多级串行识别与跟踪模型及快速跟踪算法,对1998、1999、2000、2002年6~8月的青藏高原上空MCSs进行了识别与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准确率高达90%。
2004, 29(3): 274-277.
摘要:
讨论和分析了视频对象全自动提取及后续帧中的跟踪过程及采用的方法,对其算法、分割性能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并结合Hausdorff和Snake跟踪器,对初始对象轮廓进行跟踪。结果证明,这种跟踪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对象被遮挡和形变以及背景移动的问题。
讨论和分析了视频对象全自动提取及后续帧中的跟踪过程及采用的方法,对其算法、分割性能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并结合Hausdorff和Snake跟踪器,对初始对象轮廓进行跟踪。结果证明,这种跟踪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对象被遮挡和形变以及背景移动的问题。
2004, 29(3): 278-281.
摘要:
介绍了客户呼叫中心(callcenter)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供电局设备保修的具体需求,提出了一个电力设备保修联动系统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该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设备保修和用户投诉问题。
介绍了客户呼叫中心(callcenter)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供电局设备保修的具体需求,提出了一个电力设备保修联动系统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该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设备保修和用户投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