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8卷 第3期
2003, 28(3): 253-258.
摘要:
介绍了数码城市中室外与室内场景的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对室外与室内场景进行了综合比较,讨论了室内外场景一体化的表示思想。
介绍了数码城市中室外与室内场景的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对室外与室内场景进行了综合比较,讨论了室内外场景一体化的表示思想。
2003, 28(3): 259-264.
摘要:
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一,它需要向用户提供包括实时和事后在内的精密定位服务,满足各领域对位置、时间及实时性的要求。着重论述了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构成模式,并以我国第一个实用CORS系统——深圳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例,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在CORS系统下的作业情况。
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一,它需要向用户提供包括实时和事后在内的精密定位服务,满足各领域对位置、时间及实时性的要求。着重论述了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构成模式,并以我国第一个实用CORS系统——深圳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例,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在CORS系统下的作业情况。
2003, 28(3): 265-271,300.
摘要:
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需要确定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影像中的灭点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灭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方位元素计算的结果。通过分析灭点几何,建立了影像直线段与方位元素的直接联系,根据最小二乘平差的有关理论,给出了迭代计算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的方法,并在三维重建的实践中进行了验证。
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需要确定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影像中的灭点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灭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方位元素计算的结果。通过分析灭点几何,建立了影像直线段与方位元素的直接联系,根据最小二乘平差的有关理论,给出了迭代计算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的方法,并在三维重建的实践中进行了验证。
2003, 28(3): 272-276.
摘要:
在用遗传算法生成影像纹理分类的"Tuned"模板中,引用了一个新的遗传交叉方法——指派交叉,与其他的交叉方法相比,指派交叉可在相同的搜索空间中提供更好的优化组合。试验证明,指派交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遗传交叉方法。
在用遗传算法生成影像纹理分类的"Tuned"模板中,引用了一个新的遗传交叉方法——指派交叉,与其他的交叉方法相比,指派交叉可在相同的搜索空间中提供更好的优化组合。试验证明,指派交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遗传交叉方法。
2003, 28(3): 277-282.
摘要:
介绍了管线管理的现状,阐述了管线数据的层次模型和组织方式,建立了地下管线的三维模型,提出了分段渐次推算的模型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基于Visual C++和OpengGL技术开发的三维管线系统。
介绍了管线管理的现状,阐述了管线数据的层次模型和组织方式,建立了地下管线的三维模型,提出了分段渐次推算的模型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基于Visual C++和OpengGL技术开发的三维管线系统。
2003, 28(3): 283-287.
摘要:
研究了三维GIS中的空间信息传输模式,探讨了平面地图符号与三维模型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三维模型的确立、定位、简化描述和逻辑性设计。
研究了三维GIS中的空间信息传输模式,探讨了平面地图符号与三维模型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三维模型的确立、定位、简化描述和逻辑性设计。
2003, 28(3): 288-293.
摘要:
阐述了基于J2EE的海量空间数据在线分发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给出了海量影像空间数据在线浏览发布的实例。
阐述了基于J2EE的海量空间数据在线分发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给出了海量影像空间数据在线浏览发布的实例。
2003, 28(3): 294-300.
摘要:
分析了大型无缝影像数据库的数据管理需求和系统设计原则,提出了多比例尺、多数据源、分布式异构的海量影像数据管理模型,并详细地讨论了大型无缝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技术。
分析了大型无缝影像数据库的数据管理需求和系统设计原则,提出了多比例尺、多数据源、分布式异构的海量影像数据管理模型,并详细地讨论了大型无缝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技术。
2003, 28(3): 301-305.
摘要:
提出了空间信息自然语言查询接口(SINLQI),并讨论了基于E R语义词典的建立、中文分词、查询文法规则及其应用领域等主要问题。
提出了空间信息自然语言查询接口(SINLQI),并讨论了基于E R语义词典的建立、中文分词、查询文法规则及其应用领域等主要问题。
2003, 28(3): 306-310.
摘要:
在分析R树索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大型GIS空间数据库的QR树索引新方法。
在分析R树索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大型GIS空间数据库的QR树索引新方法。
2003, 28(3): 311-314.
摘要:
在详细分析造成大型影像库中色调差异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几种影像数字镶嵌时常采用的色调过渡匹配平衡方法,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影像本身特征的相邻相关影像色调调整平滑过渡方法。同时为了减少大幅面影像调整时调整误差的空间传递性,给出了基于四叉树的多次调整法。
在详细分析造成大型影像库中色调差异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几种影像数字镶嵌时常采用的色调过渡匹配平衡方法,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影像本身特征的相邻相关影像色调调整平滑过渡方法。同时为了减少大幅面影像调整时调整误差的空间传递性,给出了基于四叉树的多次调整法。
2003, 28(3): 315-320.
摘要:
将输入数据源经过扩展分段处理,形成具有不同分辨率层次结构的影像目标。通过构建同层次目标之间、不同分辨率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将目标识别、目标语义提取以及影像信息提取集成在单一的平台完成。
将输入数据源经过扩展分段处理,形成具有不同分辨率层次结构的影像目标。通过构建同层次目标之间、不同分辨率层次目标之间的关系,将目标识别、目标语义提取以及影像信息提取集成在单一的平台完成。
2003, 28(3): 321-325.
摘要:
介绍了一种对于地形不规则三角网(TIN)建立层次细节(LOD)模型和实时动态显示的方法。按照给定的条件通过重复执行顶点删除和局部三角化,对TIN中的点和三角形数据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地形TIN的连续LOD模型。在显示的过程中,根据视点的远近从上述LOD模型自适应地获取和显示所需三角形,实现地形TIN的实时动态显示。
介绍了一种对于地形不规则三角网(TIN)建立层次细节(LOD)模型和实时动态显示的方法。按照给定的条件通过重复执行顶点删除和局部三角化,对TIN中的点和三角形数据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地形TIN的连续LOD模型。在显示的过程中,根据视点的远近从上述LOD模型自适应地获取和显示所需三角形,实现地形TIN的实时动态显示。
2003, 28(3): 326-329.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定位原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去平地效应处理。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定位原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去平地效应处理。
2003, 28(3): 330-335.
摘要:
对于由离散点表示的数字地图与GIS图形数据,本文首先利用两相邻矢量叉积乘积的原理来判定拐点所在的折线边;然后利用曲线光滑原理,在已确定的折线边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一条光滑加密了的S形曲线,把后者看作是原始折线的精确曲线,对它进行曲线段凹向改变点(拐点)的定位计算。对于离散数据来说,此处不是采用通常的数值微分方法,而是多次应用矢量叉积乘积的原理,求出最或然拐点,并看作是理论拐点。为了简化计算量,探讨了如何避免为求拐点而进行光滑加密的辅助计算过程。对此,研究分析了拐点在折线边上的移动规律与其前后的曲线转角之间的相关关系,借此可直接根据原始离散数据作简单计算,在足够精确的程度上得出拐点的位置。
对于由离散点表示的数字地图与GIS图形数据,本文首先利用两相邻矢量叉积乘积的原理来判定拐点所在的折线边;然后利用曲线光滑原理,在已确定的折线边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一条光滑加密了的S形曲线,把后者看作是原始折线的精确曲线,对它进行曲线段凹向改变点(拐点)的定位计算。对于离散数据来说,此处不是采用通常的数值微分方法,而是多次应用矢量叉积乘积的原理,求出最或然拐点,并看作是理论拐点。为了简化计算量,探讨了如何避免为求拐点而进行光滑加密的辅助计算过程。对此,研究分析了拐点在折线边上的移动规律与其前后的曲线转角之间的相关关系,借此可直接根据原始离散数据作简单计算,在足够精确的程度上得出拐点的位置。
2003, 28(3): 336-339.
摘要:
介绍了工业部件实体坐标系的测定原理、施测方法及选择工业部件坐标系的一般原则,提出测量仪器的选择建议,并给出一组检测与放样工具的结构。本文所述原理与方法在联机条件下作业,特别适用于批量工业部件的检测与放样,已应用于芜湖长江大桥工业部件的车间生产。
介绍了工业部件实体坐标系的测定原理、施测方法及选择工业部件坐标系的一般原则,提出测量仪器的选择建议,并给出一组检测与放样工具的结构。本文所述原理与方法在联机条件下作业,特别适用于批量工业部件的检测与放样,已应用于芜湖长江大桥工业部件的车间生产。
2003, 28(3): 340-344.
摘要:
以计算香港大地水准面为例,着重研究了以下几点:①DTM的分辨率对地形改正的影响;②质量柱体地形模型与质量线地形模型对计算地形改正的差异;③采用Helmert凝聚改正法,计算地形对大地水准面的间接影响;④比较经典Stokes-Helmert方法与Sjöberg方法计算地形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
以计算香港大地水准面为例,着重研究了以下几点:①DTM的分辨率对地形改正的影响;②质量柱体地形模型与质量线地形模型对计算地形改正的差异;③采用Helmert凝聚改正法,计算地形对大地水准面的间接影响;④比较经典Stokes-Helmert方法与Sjöberg方法计算地形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
2003, 28(3): 345-350.
摘要:
以边界元法按位移解平面应力问题方法为基础,取边界单元的位移和表面力为未知参量,区域上的位移方程为观测方程,区域上测得的位移为观测值,按最小二乘原理,先解出未知参量,然后按位移方程计算区域内的位移,按应力方程计算区域内的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应用非连续形变分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保证非连续块体系统运动的合理性应附加的应力和运动学约束条件及其表达形式,以及判定块体间相互接触关系状况的方法,以确定是否附加应力和运动学约束。
以边界元法按位移解平面应力问题方法为基础,取边界单元的位移和表面力为未知参量,区域上的位移方程为观测方程,区域上测得的位移为观测值,按最小二乘原理,先解出未知参量,然后按位移方程计算区域内的位移,按应力方程计算区域内的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应用非连续形变分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保证非连续块体系统运动的合理性应附加的应力和运动学约束条件及其表达形式,以及判定块体间相互接触关系状况的方法,以确定是否附加应力和运动学约束。
2003, 28(3): 351-353,362.
摘要:
讨论了序列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在传统的光流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帧间差阈值法的快速光流算法。整个算法简单、有效,保证了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跟踪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讨论了序列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在传统的光流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帧间差阈值法的快速光流算法。整个算法简单、有效,保证了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跟踪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03, 28(3): 354-35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图像的变异灰度直方图(VCH)的检测与定位文本的方法,对子图像VCH的映射特征及其与图像文本的对应关系作了分析,并给出文本检测与定位的有效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行分割子图像VCHC中的凸台和列分割子图像VCHR中的凹谷的识别与定位,实现在图像中快速检测与定位文本。文章给出了计算试验的结果,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图像的变异灰度直方图(VCH)的检测与定位文本的方法,对子图像VCH的映射特征及其与图像文本的对应关系作了分析,并给出文本检测与定位的有效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行分割子图像VCHC中的凸台和列分割子图像VCHR中的凹谷的识别与定位,实现在图像中快速检测与定位文本。文章给出了计算试验的结果,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2003, 28(3): 359-362.
摘要:
讨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烤烟烟叶分级系统的建模及其实现,给出了烟叶分级模型的数学描述,探讨了模型库的优化和特征隶属度及烟叶模式的可信度的计算问题,并通过试验分析了FTGS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讨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烤烟烟叶分级系统的建模及其实现,给出了烟叶分级模型的数学描述,探讨了模型库的优化和特征隶属度及烟叶模式的可信度的计算问题,并通过试验分析了FTGS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2003, 28(3): 363-367.
摘要:
介绍了一种较新的工程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将其引入管网优化设计计算,增强了管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介绍了一种较新的工程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将其引入管网优化设计计算,增强了管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2003, 28(3): 368-371,375.
摘要:
利用数字化技术,结合水利学、模糊控制理论,讨论了如何建立渠道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并建立了渠道运行的自动控制数学模型,设计出模糊控制系统,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模糊规则、隶属度函数等。最后将系统以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实现,为渠道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决策提供重要数据和依据。
利用数字化技术,结合水利学、模糊控制理论,讨论了如何建立渠道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并建立了渠道运行的自动控制数学模型,设计出模糊控制系统,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模糊规则、隶属度函数等。最后将系统以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实现,为渠道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决策提供重要数据和依据。
2003, 28(3): 372-375.
摘要:
深入分析了土地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土地办公自动管理的数据库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各种业务系统,并努力实现第三代OA——知识管理的层次和目标。
深入分析了土地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土地办公自动管理的数据库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各种业务系统,并努力实现第三代OA——知识管理的层次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