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8卷 第1期
2003, 28(1): 1-3.
摘要:
从当前数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需求出发,论述了数字工程的概念和技术特点,指出数字工程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会进一步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化。
从当前数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需求出发,论述了数字工程的概念和技术特点,指出数字工程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会进一步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化。
2003, 28(1): 4-8.
摘要:
于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提出了"三类空间划分"的思想体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该思想体系的意义。
于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提出了"三类空间划分"的思想体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该思想体系的意义。
2003, 28(1): 9-13.
摘要:
分析并描述了终端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了终端物流配送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带约束的多旅行商问题,属于非确定性多项式(NP)完全问题。基于集合分划、启发式贪心策略和边缘交换算法给出一种可行的优化算法。
分析并描述了终端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了终端物流配送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带约束的多旅行商问题,属于非确定性多项式(NP)完全问题。基于集合分划、启发式贪心策略和边缘交换算法给出一种可行的优化算法。
2003, 28(1): 14-17.
摘要:
从卫星影像的成像过程出发,揭示了卫星影像所含信息的物理内涵,从频率域特性出发得出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可以融合的物理基础,为寻找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卫星影像的成像过程出发,揭示了卫星影像所含信息的物理内涵,从频率域特性出发得出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可以融合的物理基础,为寻找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3, 28(1): 18-24.
摘要:
在着重于空间现象分析处理的GIS与动态模拟的SD方法结合的模式下,动态模拟预测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在着重于空间现象分析处理的GIS与动态模拟的SD方法结合的模式下,动态模拟预测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2003, 28(1): 25-30.
摘要:
对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三维空间对象(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进行了规范化的构造描述,对当前主流三维空间建模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建模对象的构造特点及三维数据模型适用表达对象的不同特性,融合单元分解表示(CE)、构造实体几何(CSG)和边界表示(B-Repsd)三种数据模型的建模思想,以及栅格模型的基本体元划分机制和数据组织方式,以不规则五面体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模型内各类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矢量与栅格混合模型,实现了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的惟一性拓扑表达,并给出了可视化方案。分析了几例基于此模型的工程地质应用,借以验证该模型在工程地质领域内应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对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三维空间对象(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进行了规范化的构造描述,对当前主流三维空间建模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建模对象的构造特点及三维数据模型适用表达对象的不同特性,融合单元分解表示(CE)、构造实体几何(CSG)和边界表示(B-Repsd)三种数据模型的建模思想,以及栅格模型的基本体元划分机制和数据组织方式,以不规则五面体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模型内各类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矢量与栅格混合模型,实现了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的惟一性拓扑表达,并给出了可视化方案。分析了几例基于此模型的工程地质应用,借以验证该模型在工程地质领域内应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003, 28(1): 31-38.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的R树批生成算法ATBL。本算法结合了自底向上的生成方式和以缓冲区树为基础的自顶向下方式的优点,通过对算法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以及与其他多个算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该算法在执行速度和所生成R树的查询性能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介绍了一种新的R树批生成算法ATBL。本算法结合了自底向上的生成方式和以缓冲区树为基础的自顶向下方式的优点,通过对算法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以及与其他多个算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该算法在执行速度和所生成R树的查询性能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3, 28(1): 39-44.
摘要: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新思路,给出了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方法,并利用移动Agent开发平台Aglets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的透明访问。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新思路,给出了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方法,并利用移动Agent开发平台Aglets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的透明访问。
2003, 28(1): 45-50.
摘要:
在一般空间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推理扩展,即基于规则知识的空间推理。该方法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继承并发展了空间推理的方法学,其推理过程建立在空间知识与模型集成的基础上,以规则知识为推理控制,因而更符合实际,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在一般空间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推理扩展,即基于规则知识的空间推理。该方法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继承并发展了空间推理的方法学,其推理过程建立在空间知识与模型集成的基础上,以规则知识为推理控制,因而更符合实际,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2003, 28(1): 51-54.
摘要:
对时空索引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目前的时空索引方法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最小限定盒的时空索引结构——STB树,并对其运算算法进行了描述。
对时空索引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目前的时空索引方法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最小限定盒的时空索引结构——STB树,并对其运算算法进行了描述。
2003, 28(1): 55-59.
摘要:
分析了GIS网络的基本要素和网络关系,提出了完备表达网络的TDN数据结构,从时间和空间效率上进行了推演,并以试验验证了该结构的实用性。
分析了GIS网络的基本要素和网络关系,提出了完备表达网络的TDN数据结构,从时间和空间效率上进行了推演,并以试验验证了该结构的实用性。
2003, 28(1): 60-64.
摘要:
介绍了基于GIS土壤质量等级评价的实现过程,探讨了土壤等级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在分析了几种常用方法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特点并指出几种方法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顾及因子稳定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以南方某地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介绍了基于GIS土壤质量等级评价的实现过程,探讨了土壤等级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在分析了几种常用方法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特点并指出几种方法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顾及因子稳定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以南方某地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2003, 28(1): 65-70.
摘要:
提出了一套基于建筑物几何特征的信息挖掘方案,并具体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一些原理、方法与实用算法,从而可以直接从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建筑物的平面外轮廓信息。利用本方案对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城市建筑物试验数据进行了具体的处理,并给出了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表达结果。
提出了一套基于建筑物几何特征的信息挖掘方案,并具体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一些原理、方法与实用算法,从而可以直接从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建筑物的平面外轮廓信息。利用本方案对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城市建筑物试验数据进行了具体的处理,并给出了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表达结果。
2003, 28(1): 71-73,79.
摘要:
提出了利用基于字符笔划特征的汽车牌照二值化方法。试验表明,该算法与Bernsen、Otsu、LEVBB等算法相比,能够很好地克服光照不均和各种污损的影响,实现对字符目标的提取。
提出了利用基于字符笔划特征的汽车牌照二值化方法。试验表明,该算法与Bernsen、Otsu、LEVBB等算法相比,能够很好地克服光照不均和各种污损的影响,实现对字符目标的提取。
2003, 28(1): 74-79.
摘要:
基于SVG适合互联网传输的矢量数据格式,讨论了在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和移动终端上应用SVG作为GIS数据传输的可行性,结合J2ME和J2EE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个开放的、可支持多种终端的LBS系统,并以掌上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实现了该LBS系统。
基于SVG适合互联网传输的矢量数据格式,讨论了在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和移动终端上应用SVG作为GIS数据传输的可行性,结合J2ME和J2EE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个开放的、可支持多种终端的LBS系统,并以掌上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实现了该LBS系统。
2003, 28(1): 80-85.
摘要:
介绍了LBS及其相关技术——定位技术、GI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从开发平台出发比较了当前的几种LBS解决方案。针对空间信息服务的内容和特点,从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出发,分析了客户端解决方案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情况。
介绍了LBS及其相关技术——定位技术、GI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从开发平台出发比较了当前的几种LBS解决方案。针对空间信息服务的内容和特点,从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出发,分析了客户端解决方案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情况。
2003, 28(1): 86-89,99.
摘要:
以MobileSVG和J2ME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嵌入式设备的SVG应用组件,并给出了初步实现。
以MobileSVG和J2ME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嵌入式设备的SVG应用组件,并给出了初步实现。
2003, 28(1): 90-93.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几种从遥感影像提取道路信息的技术方法,归纳其方法原理,评述其优缺点,提出存在问题及继续研究的建议。
介绍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几种从遥感影像提取道路信息的技术方法,归纳其方法原理,评述其优缺点,提出存在问题及继续研究的建议。
2003, 28(1): 94-99.
摘要:
提出了一种Apriori算法的改进算法,讨论了通过使用概率的方法估算任意数据项集同时出现的概率来求候选频繁项集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算法。将本算法与Apriori算法产生的候选项集大小和扫描数据库次数进行了比较,该算法将关联规则挖掘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非常适合挖掘数据库、长模式的关联规则。
提出了一种Apriori算法的改进算法,讨论了通过使用概率的方法估算任意数据项集同时出现的概率来求候选频繁项集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算法。将本算法与Apriori算法产生的候选项集大小和扫描数据库次数进行了比较,该算法将关联规则挖掘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非常适合挖掘数据库、长模式的关联规则。
2003, 28(1): 100-104.
摘要:
提出了数据库设计二阶分析模式,将二者分别应用于空间数据建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中,并以国土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房地关联部分为例对二阶分析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对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提出了数据库设计二阶分析模式,将二者分别应用于空间数据建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中,并以国土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房地关联部分为例对二阶分析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对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2003, 28(1): 105-110,119.
摘要:
给出了基于UML的地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并且在UML的Package和扩展机制上,结合CIS特点,提出了UML多层次用例建模方法和基于职责的多层次分析建模方法。
给出了基于UML的地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并且在UML的Package和扩展机制上,结合CIS特点,提出了UML多层次用例建模方法和基于职责的多层次分析建模方法。
2003, 28(1): 111-114.
摘要:
给出了一种解决层内联动以及层间联动的方法,对于实际处理无拓扑关系下编辑联动的问题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给出了一种解决层内联动以及层间联动的方法,对于实际处理无拓扑关系下编辑联动的问题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2003, 28(1): 115-119.
摘要:
讨论了MMS技术及其在空间信息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一个MMS Data Base网关系统,用于实现手机多媒体短信息与城市空间数据库、GIS应用服务器Map Server之间的连接以及MMS编程方法、基于规则的命令解析方法和基于查询脚本的空间查询方法。描述并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方案。
讨论了MMS技术及其在空间信息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一个MMS Data Base网关系统,用于实现手机多媒体短信息与城市空间数据库、GIS应用服务器Map Server之间的连接以及MMS编程方法、基于规则的命令解析方法和基于查询脚本的空间查询方法。描述并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