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26卷 第3期
2001, 26(3): 189-195.
摘要:
利用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的6项不同规模高精度GPS地壳监测网的资料,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进行了数据处理,并统一进行了平差,归算到相同的ITRF97坐标框架基准之下,获得了中国目前覆盖最广、测站最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统一的GPS地壳运动图像和速度场,并对结果作了初步的地学解释。
利用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的6项不同规模高精度GPS地壳监测网的资料,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进行了数据处理,并统一进行了平差,归算到相同的ITRF97坐标框架基准之下,获得了中国目前覆盖最广、测站最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统一的GPS地壳运动图像和速度场,并对结果作了初步的地学解释。
2001, 26(3): 196-199,238.
摘要:
分析了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基线处理中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其对基线处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和削弱这些系统误差影响的一些原则和算法。
分析了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基线处理中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其对基线处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和削弱这些系统误差影响的一些原则和算法。
2001, 26(3): 200-204,231.
摘要:
南极中山站至A冰穹(Dome-A)考察沿线布设有GPS高精度定位点,通过用高精度GPS静态定位处理软件GAMIT/GLOBK对三期观测数据的处理可知,考察沿线的GPS点以8~25m/a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冰盖边缘方向)流动,越接近冰盖边缘,运动速度越快,最快达到100m/a;而且,冰川整体上以1~5m/a2的加速度流动。同时,由于冰盖的流动,引起了垂直方向0.2~1m/a的沉降速度。
南极中山站至A冰穹(Dome-A)考察沿线布设有GPS高精度定位点,通过用高精度GPS静态定位处理软件GAMIT/GLOBK对三期观测数据的处理可知,考察沿线的GPS点以8~25m/a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冰盖边缘方向)流动,越接近冰盖边缘,运动速度越快,最快达到100m/a;而且,冰川整体上以1~5m/a2的加速度流动。同时,由于冰盖的流动,引起了垂直方向0.2~1m/a的沉降速度。
2001, 26(3): 205-208.
摘要:
对车载导航系统中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导航电子地图所提供的道路网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建立了道路网数据的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对汽车进行实时定位的算法。最后,对导航中汽车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道路网数据综合,在导航过程中能够补偿GPS信号丢失,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地确定汽车的位置。
对车载导航系统中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导航电子地图所提供的道路网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建立了道路网数据的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对汽车进行实时定位的算法。最后,对导航中汽车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道路网数据综合,在导航过程中能够补偿GPS信号丢失,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地确定汽车的位置。
2001, 26(3): 209-212.
摘要:
从球面坐标系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球面上块体的位移与6个位移不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进一步建立了联立方程式的球面坐标形式,为大范围现代地壳运动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打下了数学基础。
从球面坐标系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球面上块体的位移与6个位移不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进一步建立了联立方程式的球面坐标形式,为大范围现代地壳运动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打下了数学基础。
2001, 26(3): 213-216.
摘要:
:在分析地图数字化坐标数据的误差性质时,通常将经过坐标转换后的坐标值作为相互独立的数字化观测值,而将它们与相应的已知坐标之差值当作相互独立的随机误差进行分析。为了对数字化坐标数据及其误差进行更深入严密的分析,本文将用来求转换参数的已知点的地面坐标和数字化坐标都视为观测值,并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来求转换参数,再进一步对转换后的数字化坐标的精度和其相关性进行讨论。
:在分析地图数字化坐标数据的误差性质时,通常将经过坐标转换后的坐标值作为相互独立的数字化观测值,而将它们与相应的已知坐标之差值当作相互独立的随机误差进行分析。为了对数字化坐标数据及其误差进行更深入严密的分析,本文将用来求转换参数的已知点的地面坐标和数字化坐标都视为观测值,并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来求转换参数,再进一步对转换后的数字化坐标的精度和其相关性进行讨论。
2001, 26(3): 217-221.
摘要:
用数理统计技术,建立格林函数方法计算大气变化引起重力和形变等效应的精度评定模型,并利用中国及其邻区的大气观测记录,得到大气误差常数和一个计算方案的精度估计。其结果与固体潮汐检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响应情况相一致。该系统也可应用于格林函数积分形式的其他物理模型的误差估计。
用数理统计技术,建立格林函数方法计算大气变化引起重力和形变等效应的精度评定模型,并利用中国及其邻区的大气观测记录,得到大气误差常数和一个计算方案的精度估计。其结果与固体潮汐检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响应情况相一致。该系统也可应用于格林函数积分形式的其他物理模型的误差估计。
2001, 26(3): 222-225.
摘要:
p-范分布是一个包含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常见分布的分布族。用p-范分布描述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只需假定误差的分布为单峰、对称,因此,p-范极大似然平差可以避免事先假定误差的具体分布模式,而在平差过程中确定未知参数及误差的分布具有自适应的特点。但是p-范分布的密度函数比较复杂,不利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本文的研究表明,p-范分布可以近似地表示为拉普拉斯分布与正态分布或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线性组合。p-范分布与本文给出的近似分布具有相同的前四阶矩。由于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都比较简单,用近似分布代替p-范分布会使相关的问题得到简化。
p-范分布是一个包含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常见分布的分布族。用p-范分布描述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只需假定误差的分布为单峰、对称,因此,p-范极大似然平差可以避免事先假定误差的具体分布模式,而在平差过程中确定未知参数及误差的分布具有自适应的特点。但是p-范分布的密度函数比较复杂,不利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本文的研究表明,p-范分布可以近似地表示为拉普拉斯分布与正态分布或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线性组合。p-范分布与本文给出的近似分布具有相同的前四阶矩。由于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都比较简单,用近似分布代替p-范分布会使相关的问题得到简化。
2001, 26(3): 226-231.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外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简要总结了目前我国建立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数据基础和社会背景,初步提出一种建设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式。以广州市的具体情况为例,探讨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数据选择、数据库设计、人口数据仓库的建立、城市综合数据分析方法等关键问题。
分析了国内外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简要总结了目前我国建立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数据基础和社会背景,初步提出一种建设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式。以广州市的具体情况为例,探讨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数据选择、数据库设计、人口数据仓库的建立、城市综合数据分析方法等关键问题。
2001, 26(3): 232-238.
摘要:
讨论了组件分类和匹配原理,并对签名匹配法进行了研究,把它作为从已知的组件中获取可重用组件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在国土信息管理领域中GIS组件库的解决方案。
讨论了组件分类和匹配原理,并对签名匹配法进行了研究,把它作为从已知的组件中获取可重用组件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在国土信息管理领域中GIS组件库的解决方案。
2001, 26(3): 239-246.
摘要:
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工具型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探讨了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无缝集成、开放式数据库互联等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中的运用;并用实例证明了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工具型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探讨了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无缝集成、开放式数据库互联等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中的运用;并用实例证明了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001, 26(3): 247-252.
摘要:
在研究了现有的仅从山脊线和山谷线的几何特性或物理特性的单一方面设计的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算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表面流水分析与等高线几何分析相结合的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法。该方法把等高线几何分析的方法与地形表面流水模拟分析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克服各自所具有的弊端。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在研究了现有的仅从山脊线和山谷线的几何特性或物理特性的单一方面设计的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算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表面流水分析与等高线几何分析相结合的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法。该方法把等高线几何分析的方法与地形表面流水模拟分析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克服各自所具有的弊端。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2001, 26(3): 253-255,27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彩色影像自适应增强的算法,此算法充分利用了彩色影像饱和度和亮度所包含的信息,并利用遗传算法自适应地调整增强系数。对于不同的影像,本文算法均能使其对比度、目标边缘以及纹理特征得到增强。
提出了一种彩色影像自适应增强的算法,此算法充分利用了彩色影像饱和度和亮度所包含的信息,并利用遗传算法自适应地调整增强系数。对于不同的影像,本文算法均能使其对比度、目标边缘以及纹理特征得到增强。
2001, 26(3): 256-260.
摘要:
钢结构的异常变形或局部损坏可通过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纵轴线的挠度曲线反映出来。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钢结构的变形监测是传统测量方式的变革,可实现半自动的实时监测。本文介绍了相应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钢结构的异常变形或局部损坏可通过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纵轴线的挠度曲线反映出来。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进行钢结构的变形监测是传统测量方式的变革,可实现半自动的实时监测。本文介绍了相应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2001, 26(3): 261-265.
摘要:
分析了影响景像相关匹配精度的各种误差因素,并给出它们的误差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适应飞行姿态、飞行器特性、天候等条件变化时的匹配概率估计,并可以与图像特征参数分析方法相结合。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且可以快速地给出景像图的适配性估计图,用于飞行器的航迹规划。
分析了影响景像相关匹配精度的各种误差因素,并给出它们的误差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适应飞行姿态、飞行器特性、天候等条件变化时的匹配概率估计,并可以与图像特征参数分析方法相结合。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且可以快速地给出景像图的适配性估计图,用于飞行器的航迹规划。
2001, 26(3): 266-269.
摘要:
探讨了用逻辑斯蒂法进行光谱混合分解的新技术,采用黄河口TM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它不仅能给出分类结果图像,而且能产生组成像元各地类的丰度图像,说明分类图像是在某种置信度下的结果。
探讨了用逻辑斯蒂法进行光谱混合分解的新技术,采用黄河口TM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它不仅能给出分类结果图像,而且能产生组成像元各地类的丰度图像,说明分类图像是在某种置信度下的结果。
2001, 26(3): 270-274.
摘要:
在对异轨遥感CCD影像处理的基本模型基础上,采用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进行平差,并对相关的参数进行部分分离-合并,有效地控制了未知参数间的相关性。结合人工智能原理设计的分层全局最优的搜索控制算法不仅保证了算法的严密性,而且简洁、实用。
在对异轨遥感CCD影像处理的基本模型基础上,采用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进行平差,并对相关的参数进行部分分离-合并,有效地控制了未知参数间的相关性。结合人工智能原理设计的分层全局最优的搜索控制算法不仅保证了算法的严密性,而且简洁、实用。
2001, 26(3): 275-278.
摘要:
针对地形图中图线与注记字符分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轮廓的形状分析来提取组成地形图注记基元的方法,克服了字线粘连造成的分离困难,提高了所提取注记信息的完整性。提取的结果为地形图中注记的进一步识别提供了依据。
针对地形图中图线与注记字符分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轮廓的形状分析来提取组成地形图注记基元的方法,克服了字线粘连造成的分离困难,提高了所提取注记信息的完整性。提取的结果为地形图中注记的进一步识别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