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 Vol. 41 Issue (3): 298-303

文章信息

楼益栋, 郑福, 龚晓鹏, 辜声峰
LOU Yidong, ZHENG Fu, GONG Xiaopeng, GU Shengfeng
QZSS系统在中国区域增强服务性能评估与分析
Evaluation of QZSS System Augmentation Service Performance in China Region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 41(3): 298-303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16, 41(3): 298-303
http://dx.doi.org/10.13203/j.whugis2014027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01-19

QZSS系统在中国区域增强服务性能评估与分析
楼益栋, 郑福 , 龚晓鹏, 辜声峰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是区域性辅助与区域增强一体的导航系统,覆盖区域为日本及周边区域,包括我国部分区域,该系统采用IGSO卫星播发L1-SAIF与LEX两类增强信息,可以提供我国部分区域用户的高精度定位。本文从可用性、空间信号精度、用户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几个方面对QZSS两类增强信号在中国区域的性能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并采用QZS-1卫星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20°为截止高度角,中国大部分区域,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一天之内80%的时段可连续观测QZSS卫星;L1-SAIF差分增强信息可实现与目前WAAS相当的精度,URE约0.56 m,满足1 m左右的精密单点定位,平面精度优于1 m;与L1-SAIF相比,LEX精度更高,轨道与钟差精度可达dm级,URE约0.4 m,可实现亚m级定位,平面0.2 m,高程0.5 m。
关键词: QZSS     L1-SAIF增强     LEX增强     URE评估    
Evaluation of QZSS System Augmentation Service Performance in China Region
LOU Yidong, ZHENG Fu , GONG Xiaopeng, GU Shengfeng    
GNSS Research Center,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First author: LOU Yidong, PhD, professor, specializes in the real-time precise GNSS orbit determination. E-mail: ydlou@whu.edu.cn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Fu, PhD candidate. E-mail:guntherdoit@163.com
Foundation support: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374034.
Abstract: The Japanese 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is a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combing regional assistance with enhancement and covering Japan and surrounding area including partial area of China. The system broadcasts two enhancement signals L1-SAIF and LEX through IGSO and can provide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in China region. From the aspects of availability, space signal accuracy and user kinematic 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QZSS two enhance signals in region of China. With QZS-1 measured data, we executed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20°cut-off elevation, most areas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can observe the QZSS satellite about 80% of the day; a wide area differential message achieves considerable accuracy when compared with WAAS, as the URE(User Range Error) is about 0.56m and satisfies PPP needs with an accuracy of 1m. The horizontal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1m; when compared with L1-SAIF, the accuracy of LEX was higher, the accuracy of orbit and clock was decimeter-class. The URE is about 0.4m, achieving sub-meter class positioning with an accuracy of 0.2 m in the horizontal and 0.5 m in the height dimensions.
Key words: QZSS     L1-SAIF augmentation     LEX augmentation     evaluation of URE    

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是由日本研制的多任务卫星系统,主要为增强GPS在日本区域的可用性,是一个区域性的辅助导航系统。该系统建成后将有三颗高轨卫星,可以确保在日本区域至少跟踪1颗准天顶卫星(QZS),目前只有一颗在轨卫星(PRN193)。为确保同现代化的GPS信号的兼容性以及互操作性,QZSS播发L1C/A、L1C、L2C以及L5信号,同时L1C与L5同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的E1、E5a同样兼容。通过播发同GPS相似并且兼容的信号,QZSS大大改善了日本区域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定位的可用性以及可靠性。与其他导航卫星不同,QZS卫星共有两个发射信号的天线:LS-ANT在L1频段播发亚m级的L1-SAIF信号(submeter-class augmentation with integrity function),提供类似于目前SBAS的服务,播发包括GPS以及GLONASS的增强信息;另一个天线L-ANT,用于播发一般的导航信号,并且在E6(伽利略E6)频段上播发LEX信号(l-band experimental signal),主要提供高精度导航服务[3]

Rho等对WAAS(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的轨道钟差产品进行了评定,指出目前WAAS用户测距误差URE为0.5 m,同时使用WAAS差分产品进行了基于载波的PPP定位实验,通过24 h的静态定位,平面精度可达到cm级[5]。Heβelbarth等使用SBAS轨道与钟差改正数进行了精密单点定位实验,分别对北美的WAAS、欧洲的EGNOS (European Geostationary Navigation Overlay Service)以及日本的MSAS(Multi-functional Satellite Augmentation System)等3个增强系统进行了验证,使用WAAS差分信息,2 h的动态PPP可实现0.3 m的精度,与WAAS相比,EGNOS和MSAS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STD值是WAAS的2~4倍[1]。李作虎等使用仿真数据分析了在日本和中国中东部地区QZSS对GPS的导航精度增强性能、完好性增强性能以及可用性性能[8]

1 L1-SAIF与LEX增强信号 1.1 L1-SAIF与LEX增强信息比较

L1-SAIF信号是由日本ENRI(Electronic Navigation Research Institude)设计的,通过BPSK在L1 C/A(PRN 183)调制,类似于目前的SBAS系统,播发协议是RTCA协议,提供包括GPS、GLONASS、QZSS甚至Galileo(计划中)多GNSS星座的实时亚m级广域差分改正服务、完好性信息以及用于改善定位的测距功能。LEX信号是由日本JAXA(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设计,通过BPSK在E6频段(PRN 193)上调制,主要提供高精度实时PPP服务。相比L1-SAIF 250 bits/s的数据流,LEX数据传输速率更快,达到了2 000 bits/s。目前,L1-SAIF信息以扩展的EMS(EGNOS Message Server)文件格式存储,EMS文件是由EGNOS为SBAS数据采用的格式,在此进行了扩展,包括了GPS、GLONASS以及QZSS多系统的导航信息。LEX则是用JAXA特有的格式进行存储,目前包括GPS与QZSS星的导航信息。

表 1所示,除信息类型10和11为LEX播发信息,其余为L1-SAIF播发信息。L1-SAIF播发的快变、慢变改正数是相对广播星历而言的,用户在使用L1-SAIF差分改正数时,需要根据慢变改正数中的数据龄期(IODE)与广播星历的IODE相互匹配,然后恢复得到精密星历与钟差,计算公式如式(1)、式(2),其中在播发信息中如果速度编码为0,则慢变改正数变率( )为 0。但是由于播发信息编码的分辨率(0.125 m)较低,因此,恢复得到的精密星历与钟差精度相对较低。LEX播发信息中,类型10以及类型11包括GPS与QZS卫星(32+3)轨道、钟差,电离层 以及硬件延迟产品,其中电离层参数在类型11中,但只适用于日本区域。一个完整的LEX数据包由11个类型10和1个类型11组成。轨道参数由位置参数POS(x,y,z)、速度参数VEL(x,y,z)、加速度参数ACC(x,y,z)以及加加速度JERK(x,y,z)参数最终确定,计算公式如式(3),钟差参数包括钟差Af0与钟速Af1。相对于L1-SAIF 0.125 m的分辨率,LEX播发参数分辨率很高,至少μm级,因此,轨道与钟差精度损失很小。

式中,t为当前时间;toe为信息播发时刻。

表 1 L1-SAIF与LEX部分播发信息 Tab. 1 Comparison of L1-SAIF and LEX Broadcast Information
信息类型数据类型内容分辨率更新间隔
2-6, 24 快变改正 FC
UDREI
0.125 m
-
10 s
24/25 混合/慢变
改正
Δx、Δy、Δz

Af0/Af1
0.125 m
2-11 m/s
(2-31s/2-39s)/s
60 s/180 s
26 电离层延迟改正 IIGP
GIVEI
0.125 m
-
300 s
10 星历、钟差 POS(x, y, z)
VEL(x, y, z)
ACC(x, y, z)
JERK(x, y, z)
Af0/Af1
2-6m
2-15m/s
2-24m/s2
2-32m/s3
(2-35s/2-48s)/s
3 min
11 电离层(轨道、钟差同类型10) φ0λ0 E00
E10、E20、
E01、 E11
E21
1×10-5 radian
1×10-3 m
0.01 m/radian2
0.1 m/radian3
30 min

L1-SAIF类似于SBAS系统的区域增强信号,播发的增强信息只是针对于 L1单频用户。钟差是以C1/X2(X2=C1+P1-P2) 为基准估计的[1, 4],而GPS广播星历是以P1/P2为基准[2],因此,L1-SAIF与广播星历钟差隐含的基准不同,该基准差异由卫星信号硬件延迟引起。Rho等对WAAS差分改正数的钟差基准同广播星历的基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指出用户在使用WAAS差分改正数时需要改正1.546倍的dcbP1C1(码间偏差),其中dcbP1C1可使用CODE提供的产品,也可以自己估计,具体算法参见文献[5]。LEX是一个全球增强系统,播发的钟差是以P1/P2为基准,这与广播星历以及精密钟差的基准是一致的,因此,用户在使用L1-SAIF和LEX信息时应当区别对待。另外,L1-SAIF与LEX还播发码间偏差,这样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其他频率进行导航定位,关于码间偏差的使用算法见参考文献[3]。

目前,L1-SAIF与LEX在L1播发的电离层参数都是只针对于日本区域的。其中,L1-SAIF使用格网改正模型,依照RTCA协议,播发格网点(信息类型18)以及电离层延迟(信息类型26),编码分辨率为0.125 m,因此L1-SAIF播发的电离层精度同样有一定的损失;LEX使用多项式拟合模型,播发起始点经纬度(φ0λ0)以及其他梯度参数(E00、E10、E20、E01、E11、E21,如表 1所示)确定电离层延迟,具体算法见参考文献[3]。

1.2 L1-SAIF与LEX在中国区域可用性分析

图 1给出部分测站一天之内QZSS卫星(J01)高度角的变化。由于QZSS卫星轨道倾角高,在日本区域基本上可连续观测QZSS卫星,如图 1所示,日本测站mizu一天之内可连续观测QZSS卫星J01,图 1中其他测站均为中国测站,从图 1中可以看出,各测站一天之内至少80%可以观测到QZSS卫星。考虑QZSS卫星的轨道特性以及同样播发与GPS兼容的观测信号,QZSS卫星将改善GPS卫星在中国区域的可用性、增强性,截止高度角越高,QZSS卫星起到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8]。分别以7°和20°为截止高度角,对60°~180°E,0~60°N的区域进行分析,以5°为间隔划分格网,分别计算各格网点一天之内的可见性,绘制QZSS卫星在研究区域的可见图,如图 2图 3所示。由图 2图 3可以看出,中国区域基本可以连续观测到QZSS卫星,其中东部地区即使以20°为截止高度角,一天至少有80%的时段可以观测到QZSS卫星。因此,在中国区域QZSS卫星同样可以辅助增强GPS。

图 1 J01一天之内对部分测站的高度角变化 Fig. 1 J01 Elevation Variations During One Day
图 2 J01在截止高度角为7°时可用时间百分比 Fig. 2 Percentage of Time During Which J01 Can be Seen at 7° Cut-off Elevation
图 3 J01在截止高度角为20°时可用时间百分比 Fig. 3 Percentage of Time During which J01 Can be Seen at 20° Cut-off Elevation

由上分析可知,L1-SAIF是针对日本区域服 务的区域增强系统,在中国大部分区域无法使用L1-SAIF播发的差分改正数,而LEX是针对于全球用户服务,因此下面主要分析LEX在中国区域PPP可达到的精度。

2 增强信号定位精度评估 2.1 产品精度评估

目前IGS的轨道精度约2.5 cm,钟差产品约0.075 ns(http://igscb.jpl.nasa.gov/),本文使用IGS精密产品作为参考值评估L1-SAIF与LEX播发的差分改正数与轨道钟差。IGS精密轨道是相对于质心的,而L1-SAIF与LEX播发的差分改正数或轨道是相对于卫星相位中心的,因此,需要将精密星历与L1-SAIF和LEX恢复的精密星历统一到同一参考中心,本文将IGS精密轨道改正到相位中心。此外,IGS精密轨道是在ITRF-08框架下,而L1-SAIF与LEX播发的参数目前都是在WGS-84框架下,由于两个参考框架之间的差异仅仅几个cm,因此,精度评估忽略两个参考框架之间的差异。

图 4为2012年年积日107到112连续6 d的统计结果,其中,PRN24星没有星历。从图 4可以看出,LEX播发的轨道与钟差精度明显优于L1-SAIF,由于L1-SAIF是区域增强系统,只针对日本区域服务,各个卫星的轨道、钟差精度并不相同,而LEX播发的轨道与钟差各卫星的精度基本一致。考虑L1-SAIF播发的差分改正数的区域性,在日本区域选择一个测站,分析L1-SAIF的用户测距误差(URE),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以IGS测站MIZU为例,分别给出L1-SAIF与LEX URE以及轨道钟差的比较结果,如图 5图 6所示。

式中,R、A、C分别为轨道径向、切向、法向误差;CLK为卫星钟差误差。

图 4 2012年DOY 107~ 112 L1-SAIF与LEX轨道 钟差精度比较 Fig. 4 Accuracy Comparison of Corrections of L1-SAIF and LEX from DOY 107 to 112 in 2012
图 5 L1-SAIF产品精度分析 Fig. 5 Accuracy Analysis of L1-SAIF Corrections
图 6 LEX产品精度分析 Fig. 6 Accuracy Analysis of LEX Corrections

图 5给出了2012年年积日(DOY)107到116连续10 d的L1-SAIF产品精度统计。与IGS产品相比,L1-SAIF轨道精度3D RMS约1.6 m,径向、钟差以及切向精度基本相同,约为1 m。对双频用户而言,从式(4)可以看出用户测距误差主要与径向误差以及钟差有关,考虑L1-SAIF产品会与IGS产品有系统差,可以被接收机钟差吸收,因此,URE的精度可以用STD值(约0.5 m)反映,这与目前的SBAS系统,如北美的WAAS系统的精度是一致的。与L1-SAIF相比,LEX精度明显优于L1-SAIF的,如图 6所示。LEX恢复的精密轨道3D RMS优于1 m,径向与法向误差较小,RMS优于0.3 m,切向误差较大,RMS约0.8 m。另外,不同天的LEX恢复的精密钟差差值变化较大,RMS最大可达1.6 m,这应该是与JAXA与IGS选取的基准不同导致的,STD在不同天之间变化相对稳定。分别对统计时段内L1-SAIF与LEX的精度取均值,如表 2所示,LEX的轨道钟差产品整体比L1-SAIF的产品精度高。下面分别使用L1-SAIF与LEX产品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实验,进一步验证这两种产品的精度。

表 2 L1-SAIF与LEX精度对比表 Tab. 2 Accuracy Comparison of L1-SAIF and LEX
URE3DorbClockRadialAlongCross
L1-SAIF RMS/m 1.02 1.63 1.13 1.16 1.06 0.43
STD/m 0.56 0.73 1.10 0.82 1.04 0.43
LEX RMS/m 0.96 0.85 0.95 0.20 0.77 0.30
STD/m 0.41 0.52 0.46 0.20 0.75 0.30
2.2 PPP定位精度评估

由§2.1可知,LEX播发的精密产品是基于全球的,L1-SAIF播发的差分改正数只适用于日本 区域,选取日本区域以及中国区域的IGS测站(30 s采样率)进行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实验,测站分布如图 7所示。分别使用L1-SAIF和LEX恢复的精密产品,PPP解算策略见参考文献[9],选用SINEX文件中的坐标作为参考坐标分别统计N、E、U三个方向的RMS值,图 8分别是使用L1-SAIF与LEX信息一周精密单点定位RMS的均值,包括LEX分别对中国和日本区域的部分测站定位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L1-SAIF差分改正数可达到1 m左右的动态PPP,平面精度优于1 m,E方向RMS统计值优于0.5 m,N方向精度低于E方向精度,分析原因,主要由区域增强系统可视卫星几何分布不均引起。使用LEX增强信息可达到dm级精度,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统计值约0.2 m,高程方向RMS可达0.5 m,其中日本区域的aira与smst测站的高程精度略差,需要进一步分析。

图 7 测站分布图 Fig. 7 Distribution of Test Stations
图 8 L1-SAIF与LEX动态PPP精度对比 Fig. 8 Accuracy Comparison of Kinematic PPP with L1-SAIF and LEX

图 9给出了mizu、stk2以及yssk等3个测站使用L1-SAIF差分信息动态PPP的时间序列,图 10是bjfs、urum以及mizu等3个测站使用LEX增强信息动态PPP的时间序列。对比图 9图 10,使用LEX的3个测站收敛后3个方向都在1 m以内,平面优于0.5 m,使用L1-SAIF差分增强信息的3个测站平面精度约2 m,高程方向略差,最大超过4 m。从图 8图 10可以看 出,中国区域测站使用LEX增强信息可以达到很好的定位精度,考虑中国区域基本可连续观测到QZSS卫星,尤其在东部地区以20°为截止高度角仍可连续观测QZSS卫星,因此,使用 LEX增强信息在中国区域可实现实时dm级精密单点定位。

图 9 L1-SAIF 2012年DOY 107 三个测站动态 PPP时间序列 Fig. 9 Kinematic PPP Time Series with L1-SAIF Corrections in DOY 107 of 2012
图 10 LEX 2013年DOY 244 三个测站动态 PPP时间序列 Fig. 10 Kinematic PPP Time Series with LEX Corrections in DOY 244 of 2013
3 结 语

本文对QZSS的两种增强信息的服务性能开展研究,以IGS最终产品为参考评定L1-SAIF与LEX增强信号的精度。结果表明,L1-SAIF可以达到与目前的SBAS相同的精度,URE约0.5 m,LEX播发的轨道与钟差精度较高,三维精度约0.8 m,用户测距误差约0.4 m,可保证实现实时的dm级定位。分别使用两种增强系统恢复得到的精密产 品进行事后的动态PPP解算,解算结果表明:L1-SAIF可实现平面1 m以内,高程约1.2 m的精度,LEX精度较高,平面0.2 m,高程0.5 m。此外,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天之内80%的时段可连续观测到QZSS卫星,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以20°为截止高度角的情况下,因此,在我国使用LEX实现亚m级/dm级实时PPP定位具有可行性,同时QZSS系统IGSO卫星增强信息播发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IGSO卫星功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Heβelbarth A, Wanninger L. SBAS Orbit and Satellite Clock Corrections for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J]. GPS Solutions, 2013, 17(4): 465-473
[2] IS-GPS-200 (2010) Navstar GPS Space Segment/Navigation User Interfaces.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IS-GPS-200 Revision E[R]. GPS Wing (GPSW)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tegration, 2010
[3]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for QZSS (IS-QZSS Ver.1.5) Available from the Following Site[OL]. http://qzss.jaxa.jp/isqzss/index_e.html, 2014
[4] Rho H, Langley R B. The Usefulness of WADGPS Satellite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for Dual-frequency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C]. Proc ION [LL] GNSS, Fort Worth, TX, USA, 2007
[5] Rho H, Langley R B. Dual-frequency 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with WADGPS Corrections[J]. Navigation, 2007, 54(2): 139-152
[6] RTCA Inc. Minimum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Airborneequipment, DO-229D[R]. 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 (RTCA), Washington D C, USA, 2006
[7] Sakai T, Fukushima S, Takeichi N, et al. Augmentation Performance of QZSS L1-SAIF Signal[C]. Proc ION 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Fort Worth, TX, USA, 2007
[8] Li Zuohu, Hao Jinming, Li Jianwen, et al. Analysis on QZSS Augmentation on Area Performance of GPS[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10,35(1):17-20(李作虎, 郝金明, 李建文, 等. QZSS 对 GPS 区域性能增强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35(1): 17-20)
[9] Shi Chuang, Zhao Qile, Geng Jiahui,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 of PANDA Software in GNSS Data Processing[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 Observa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CEODPA), Wuhan, China,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