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敖敏思, 朱建军, 胡友健, 曾云, 刘亚东
- AO Minsi, ZHU Jianjun, HU Youjian, ZENG Yun, LIU Yadong
- 利用SNR观测值进行GPS土壤湿度监测
-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Soil Moisture Monitoring with GPS SNR Observations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 40(1): 117-120
-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15, 40(1): 117-120
- http://dx.doi.org/10.13203/j.whugis2013017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3-05-23
2.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土壤湿度是衡量水资源循环状况的重要标准,其准确和长期监测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1]。为克服传统测量手段(如湿度计测量、烘培法、遥感以及GNSS反射信号反演[2]等)对被观测对象的破坏、仪器类型之间数据同化困难、时空分辨率受限或高成本等缺点,文献[3]提出利用GPS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观测值反演土壤湿度变化,利用SNR的多路径反射分量在一定截止高度角内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来反演土壤湿度的变化。文献[4, 5]较早地对SNR观测值中直射与反射分量的分离、反射分量与反射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修正相位观测值。借助IGS和PBO的测站观测数据,文献[6, 7]的实验结果表明幅度参数与土壤湿度之间存在相似性。文献[8, 9]利用延迟相位参数反演土壤湿度,其相关性较幅度参数更稳定。利用SNR观测值反演土壤湿度以大地测量型GPS为基础,能有效节约成本和扩展CORS网络的功能。同时,也存在问题亟待研究:① 该方法的测量区域与卫星-接收机几何位置相关,其有效测量区域值得研究;② 反演过程中,卫星、波段等参数的选择缺乏相应依据;③ 由SNR观测值提取的多径延迟相位与土壤湿度间的相似性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的数值描述函数和模型有待研究和建立。本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PS观测值、仿真和实测的土壤湿度数据开展对比实验,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上述问题。
1 原理与方法
SNR是表征GPS天线信号质量的指标,主要受天线增益、多径效应和接收机噪声影响。GPS天线增益模式一般设计为入射高度角越高,增益越大。因接收机噪声功率小,低卫星高度角时,多径效应成为主导因素。利用SNR反演土壤湿度包括3个主要步骤:① 多径直、反射分量分离。由天线增益引起的分量可认作直射分量,幅度远大于反射分量。因SNR随高度角变化呈近似抛物线形态,常采用二阶多项式分离。② 重采样SNR反射分量。分离所得反射分量为其随历元的变化值,通过重采样得到其与卫星高度角正弦值间的变化值。③ 估计重采样后的多径反射分量特征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与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相关性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为讨论该方法的有效测量区域,引入惠根斯-菲涅耳原理[10]。GPS信号的菲涅耳区域是一组与卫星高度角、方位角和天线高相关的椭圆。因CORS网络中的卫星截止高度角一般为5°或10°,模拟约5°高度角的有效区域如图 1所示。
图 1右上角为卫星-接收机位置图,左侧椭圆区为菲涅耳区域。由图 1可知,有效距离理论最大值距天线中心约45 m。其为利用该方法监测土壤湿度变化的选点提供了依据:在该区域内应尽可能避免非地表土壤的反射源,同时,保持区内土壤类型的单一有利于提高监测的可靠性。 2 实验与分析 2.1 仿真对比实验
仿真对比实验的GPS数据来自PBO的测站P041,该站较早开展土壤湿度研究,其在提供GPS和气象数据的同时,率先记录L2C观测值,提高L2波段的SNR。仿真土壤湿度采用Noah_LSM模型计算,其根据至少7种地上气象数据(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平均风速和长、短波辐射)估计地表土壤湿度。因数据缺失,降水数据由附近的NOAA/NWS气象站提供。长、短波辐射由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进行插值获得。其他数据来自GPS气象文件。除降水量采用叠加求和与平均分配外,其他参数均采用样条插值转换至30 min间隔。选取年积日第101~220天(共120 d)PRN12卫星1 Hz采样S2观测值,截止高度角设为7°~30°,二阶多项式分离直、反射分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延迟相位φ。测站P041的-φ、降水量与土壤湿度关系如图 2所示。
图 2所示时段内显著降水6次,分别为第104、131、138~139、171、187~193、208~209天。对应于降水,土壤湿度均明显上升,说明土壤湿度变化的主因为降水。结合延迟相位来看,每当土壤湿度上升时,延迟相位φ均做出响应。对应于第104天的降水,土壤湿度由0.115上升至0.304,-φ值由-3.569上升至-3.304;对应于第131天的降水,土壤湿度由0.075上升至0.308,-φ值则由-3.569上升至-3.324。此后的降水事件中,-φ与土壤湿度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第170、189天前后,-φ与土壤湿度吻合稍差。经分析气象文件可知,该时段内天气急剧变化,土壤湿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剧烈波动。同时,仿真结果为日均土壤湿度,而φ仅反映观测时段内的湿度,从而造成测量时段不一致的问题。总的来说,当降水事件发生时,土壤湿度上升,-φ相应地反向变化;降水事件结束后,土壤湿度逐渐回落,-φ则相应增加。考虑到时段不对应的问题,本文进一步结合实测土壤湿度进行对比实验。 2.2 实测对比实验
实测对比实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外某地进行。观测时段为2012年年积日第70~91天。测站9228配置Trimble R6型GPS接收机,配合使用不可伸缩的脚架。通过钉桩结合钢钉建立控制点,保证天线高(1 601.0 mm)不变以确保在同一个位置观测相应的卫星。卫星截止高度角设为3°,记录间隔1 s。与国内大部分CORS站保持一致,未记录L2C观测值。测站附近土质为黄棕壤,40 m内无遮挡和反射源,南侧约750 m外为某山,最高海拔约120 m,其遮挡高度角小于6.8°,土壤湿度数据采用烘焙法采集。在观测时段内,于测站东南采集5处深度0~5 cm的土壤样本,以铝盒密封保存并带回实验室。使用电子天平分别对烘烤前后的样品和铝盒重量进行称量。土壤湿度公式为:
式中,土壤湿度为5处样品的均值。降水量数据来自湖北省气象与生态自动监测网。数据处理选取年积日PRN18卫星S1观测值数据,高度角区间为7°~30°。9228测站SNR反射信号延迟相位φ、降水量与土壤湿度关系如图 3所示。图 3所示的时段内有3次明显降水,为第74 ~75、81~82及89~90天。第74~75天的降水 中,土壤湿度由0.05升至0.256,-φ值由 -4.763升至-4.382;第81~82天内,土壤湿度由0.207升至0.369,-φ值由-4.753升至-3.683;第89~90天,土壤湿度由0.073升至0.221又回落至0.121,-φ也相应由-5.356升至-4.441并回落至-5.439。延迟相位与土壤湿度散点图见图 4。
图 4中,-φ 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为0.603 3 和0.888 4,统计学上为强和显著相关。P041站相关系数的计算包括了观测时间不一致影响的时段,实际相关应更显著。采用指数函数拟合的结果分别如图 4(a)和(b)右下所示。测站P041的拟合对第169~170、186~192天进行了剔除,其拟合决定系数R2为0.684 8;测站9228的拟合,R2为0.796 1。总的来说,指数函数能够较好地反应出φ与土壤湿度间的对应关系。
从仿真和实测对比实验可知,后者相关性更显著,主要得益于测量时间的一致。从监测过程来看,SNR观测值的质量影响较大,高质量的SNR有利于分离直、反射分量,从而提高相位φ的精度。从地面因素看,记录L2C观测值能提高L2波段的信噪比,是否装置抑径板和天线罩对于
反射信号有一定影响,但前者可以通过调整卫星的截止高度角来调节。从空中因素看,高级的卫星(如PRN18为BLOCK IIR型、PRN12为BLOCK IIR M型)信号功率大且稳定,监测结果也更可靠。总体上,记录L2C时,选择L2波段上的高级卫星;未记录L2C时,选择L1波段上的高级卫星,监测结果更理想。同时,从测站P041和9228的情况来看,-φ在降水结束后的回落速度均小于地表土壤湿度(如P041的第116~103天、140~168天和9228的第82~89天)。考虑到地表深处土壤水分蒸发较慢,是否说明存在更有效的监测深度有待研究。
3 结 语
土壤湿度及其变化的准确和长期监测对环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讨论利用GPS信噪比观测值SNR监测土壤湿度方法的基础上,分别结合仿真和实测实验,对其有效测量区域、重要参数设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结论为:① 测量区域为一系列椭圆区域,最大范围距天线中心约45 m;② 延迟相位φ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指数函数能够较好地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③ 选择高级卫星和开启观测L2C观测值有利于获取更准确的监测结果。同时,结合不同类型、深度的对比土壤湿度数据,引入其他气象参数联合延迟相位φ反演土壤湿度以及扩展该方法至其他领域(如冰雪厚度、潮汐和植被生长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1] | Liu Jingnan, Shao Lianjun, Zhang Xunxie, et al. Advances in GNSS-R Studies and Key Technologies[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7, 32(11): 955-960 (刘经南, 邵连军, 张训械, 等. GNSS-R研究进展及其关键技术[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955-960) |
[2] | Yan Songhua, Gong Jianya, Zhang Xunxie, et al. Ground Based GNSS-R Observations for Soil Moisture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1, 54(11): 2 735-2 744(严颂华, 龚健雅, 张训械, 等. GNSS-R测量地表土壤湿度的地基试验[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1(4): 2 735-2 744) |
[3] | Larson K M, Small E E, Guntmann E, et al.Using Existing GPS Receivers as a Soil Moisture Network for Water Cycle Studies [J]. Geophysics Reseach Letter, 2008, 35: 405-410 |
[4] | Bilich A, Larson K M. Mapping the GPS Multipath Environment Using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J]. Radio Science, 2007, 42: 3-13 |
[5] | Wu Yuhang, Chen Xiuwan, Wu Caicong, et al. Mitigation of Multi-Path Using SNR Values[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8, 33(8): 842-845(吴雨航, 陈秀万, 吴才聪. 利用信噪比削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38(8): 842-845) |
[6] | Larson K M, Small E E, Guntmann E, et al. Using GPS Multipath to Measure Soil Moisture Fluctuations: Initial Results [J]. GPS Solut, 2008, 12(8): 173-177 |
[7] | Ao Minsi, Hu Youjian, Liu Yadong, et al. Inversion of Soil Moisture Fluctuation Based on Signal-to-Noise Ratio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J]. Journal of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9(2): 66-69(敖敏思, 胡友健, 刘亚东, 等. GPS信噪比观测值的土壤湿度变化趋势反演[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2, 29(2): 66-69) |
[8] | Larson K M, Braun J J, Small E E, et al. GPS Multipath and Its Relation to Near-Surface Soil Moisture Content [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0, 3(1): 91-99 |
[9] | Zavorotny V U, Larson K M, Braun J J, et al. A Physical Model for GPS Multipath Caused by Land Reflections: Toward Bare Soil Moisture Retrievals [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10, 3(1): 100-110 |
[10] | Cao Qingyuan. The Calculating Formulas of the Fresnel Integral and Its Application [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1986, 11(2): 57-63(曹庆源. 菲涅耳积分计算公式及其应用[J].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86, 11(2): 57-63) |